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pdf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

思想战线 2009年第2期第35卷№.2。2OO9Vol35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 罗康隆 摘 要 :当前 ,学术界对生态安全 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重大的分歧 ,为 了对生态安全有 一 个 比较全面 系统的-/识 ,笔者在侗族社 区长达 15年 的人 类学 田野调 查 中,注意到最理想 的 生态安全状况 ,应 当是 已有 的各种生态系统都能得到长期 的并行稳态延续。也就是说 ,任何一 个 民族都 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在该生态位上 ,特 定 的文化在应对其生态环境 时 ,呈现 出高度 的 适 应性 ,由此 而实现 了该 区域 的生 态安全 ,也正 是各 个 区域 的生 态获得 了安全保 障 ,人 类的生 态安全 才能够真 正 实现 。 关键 词 :生 态安全 ;侗 族 ;生计方 式 ;文化 解读 人类 的生态环境是否安全 ,直接关系到人类 一 方面 ,这样建构 的人工泽生生态系统使得许 多 的生存 与发展 ,这成为地球上每个成员共 同关注 的喜好湿地环境 的物种能够 向高海拔地 区转移 , 和必须 面对 的问题 。因此 ,人 类 的生计 活动 对生 从而有效地增加 了山区生物 物种 的多样化水平 , 态系统 的 “文化干预 ”是无从避 免 也无 须避 免 使得在有 限的空 间范 围 内可 以密集 的分布着众多 的。本文的立足于侗族社 区的 田野调查 ,通过侗 的生物物种 ,衍生 出了具有侗族特色 的生态适应 族农耕文化 的主动调控 ,优化对 区域资源利用 的 方式和举措 。这种经过长期实践 ,确立起来 的依 配置 ,依靠生物制衡构筑成对生态资源利用 、储 靠 “稻一鱼一鸭”共生和 “林一粮 ” 间作 的生 养与维护 的动态系统 的研 究 ,去揭示生态安全与 计系统 ,(有效地 实现 了与所处生态环境 的和谐 文化 的关系 问题 ,从而获得对人类生态安全 的正 共存 。 确理解 。 侗族地 区能长期维持这种生物多样性 的高层 次水平 ,不仅得力于 自然环境 ,更是得力于侗族 一 、 “稻一鱼一鸭”共生生计 的传统生存理念 。在侗族文化 的传统理念 中,人 系统的生态适应 类 只是大 自然 中的一份子 。大 自然是主 ,人是大 侗族先 民是古百越 民族 中的一支 ,早年生息 自然 的客 ,客随主便 ,客靠主人提供食物 。人类 于江河 中下游 的宽谷 河 网地 带,过着 “饭稻羹 必须仰仗大 自然界 中提供 的其它生物为食才 能得 鱼 ”的生活 。①在历史发展进程 中,他们溯河而 以生存 。因而 ,人们对于生物 资源 的利用必须有 上进入半 山区地带定居 。经过长期 的探索 ,侗族 节制 ,人类首先得控制 自己不能使人欲无 限制膨 先 民最 终完成 了半 山区的 自然环境 改造 。通 过人 胀 。侗族传 统文化对生物 资源 的利用 ,一惯坚持 工手段 改变河道 、挖掘鱼塘 ,用筑坝 的方式建构 均衡消费和多样化消 费 的原则 。正是人地关系长 浅水沼泽等等 ,在半 山区的狭窄河谷盆地 中再造 期保持和谐 ,才使得侗族地 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了准河 网坝 区的次生生态环境 。他们这样做 当然 长 盛不 衰 。 是为 了维护本 民族传统文化 的稳态延续 ,但却 引 侗族社 区执行 的 “稻一鱼一鸭 ”共 生 的生 发 了意想不到的生态后果 。这些人工建构 的高 山 计系统 ,并不是单一 的农耕 ,而是执行多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