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pdf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9年第 5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5,2009 (总第 136期) 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36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 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鲁顺元 (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本文围绕社会群体社会适应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 论 ,厘析了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群体中所凸现的不适应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9)05—0010一O8 社会适应问题是生态移民理论研究的重大 《青海省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 命题,与社会学领域移民市民化命题类似。在实 体规划》(以下简称 “总体规划”)实施后,各级政 践上,它对生态移 民行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影 府按照 “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分步实 响。从 2004年开始实施的三江源区生态移民, 施”的原则,落实 自上而下的生态移 民政策。这 与国内其他地区生态移民有着显著区别,主要体 种特点为管理者特别是基层管理者对生态移 民 现在:迁出地游牧社会与迁入地城镇社会基本处 的认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传统与现代的两极;以政府主导性移民为主, 但是,通过座谈和走访调查,我们真切地体 以极不稳定的生态压力为主要 “推力”。因此, 察到普遍存在的认识不统一、对未来生活与生态 三江源生态移 民社会适应将十分艰难。为此,我 移民信心不足的问题。三江源区有含青海玉树、 们于2006、2007年夏末分别在青海海南州和玉 果洛、黄南、海南藏族 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 树州做了深人调查,以对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命 自治州(唐古拉乡)的59万人 口,其中牧业人 口 题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40.89万人 ,其中藏族人 口占90%。三江源 自然 一 、 认识困惑:难以协调行动 保护 区涉及人 口22.31万,规划移 民人 口约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同样 “延续 了长期形成 5.58万。虽然移民人 口总数不多,但移民区多 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 危‘机应对 ’和 政‘府直 与西藏 自治区接壤,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民族 团 控 ’的特点”…。在实施生态移 民前,三江源区 结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 巨。加之管理条件和能 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态危机 ,主要表现在:草场 力不够,因此,不少管理者不敢管,怕引起国内外 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 日趋严重、草原鼠害 歧义,引出乱子;应付当前局面的办法多,考虑长 猖獗、源头产水量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急剧萎 远利益的措施少 。而多数移 民最关心的是补助 缩、生态难民逐年增加。 在这种形势下,生态 能否足额发放、能否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有所提 移民成为维护源头、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失衡 高,非常担忧能否在城镇长久地生活下去。这种 的应对策略,也成为解决三江源区一系列现实社 认识上的不统一,对需要有较高管理效力的三江 会问题的无奈举措。从国务院2005年初批准 源区生态移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收稿Et期]2009—04—20 [作者简介】鲁顺元 (1971一),男,藏族 ,青海互助人,兰州大学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青海社会科学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