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生论文
中文摘要
第—部分重复定位cT评价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过程中瘤床及全乳体积的变化
目的:重复定位cT评价保乳术后全乳放疗过程中瘤床及全乳体积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从2008.7—2009.1共收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16例,所有患
次,分别在三次cT上勾画瘤床和全乳PTv,以及测量瘤床内上下,内外金属夹的距离。
cm,566.1
结果:所有患者三次cT上全乳的平均PTv体积分别为579.6cm3,575.7
c寸,25.6cm,22.2
c寸(p=0.990)。瘤床的平均体积分别为49.5 cm3(p=O.007)。
cr3与CT2
进一步分析发现CTl与CT2,CTt与CT3之间的体积变化具有显著意义,
之间的体积变化并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瘤床总体积平均下降43.4%,体积下降
的瘤床体积与CT3和CTl之间的瘤床体积变化百分比有明显相关性(r=0.57,胪
离变化均成明显相关性(r=O.529和0.606,p值分别为0.035和0.013)。
结论: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全乳放射治疗过程中瘤床的体积存在着动态下降,其
变化在放疗开始后的早期阶段更显著。术腔中标记金属夹之间的距离在放疗中也有明
显的缩小,瘤床体积变化与金属夹之间的距离变化成明显正相关性。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定位cT瘤床金属夹
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生论文
中文摘要
第二部分金属夹在确定瘤床加量范围中的准确性评估
目的;以CT上勾画的瘤床PTV为标准,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根据金属夹确定
瘤床靶区的准确性
30例,
材料和方法:从2008.7—2009.1收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模拟cT
其中14例患者为放疗前定位CT,16例为瘤床加量前的cT。所有患者在Cr上的瘤床
CVS评分至少为3,且瘤床内至少放置有4枚金属夹标记上下内外四个切缘。在cT上
根据金属夹及术后改变勾画瘤床GTV和P1lv。采用垂直于瘤床的电子线射野角度模拟
常规透视下的射野方向,电子线照射野的大小为在上下内外四个方向上的金属夹外放
2cm所形成的矩形野。
属夹在上下内外四个方向上的平均距离分别为:上方0.4±0.7cm下方0.3±0.4cm
内界0.5±0.7cm;外界0.3±0.6cm。将患者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距离D-札作为一个观
cm,瘤床在投影
患者分别为9例。瘤床GTV体积平均为24.1cm3,PT\『体积为125.1
18例,
方向上DRR面积为26.4cⅢ2。根据瘤床最大深度选择电子线能量,分别为:9MeV
12MeV9例,15MeV3例。瘤床PTVD9090%处方剂量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比例为46.7%,
D9090%处方剂量的预测因素(p
发现金属夹与瘤床边界的距离大于0.5厘米是PT\r
=O.000)。金属夹与瘤床边界的距离大于l厘米是存在靶区遗漏的的预测因素(p=
0.000)。
结论:依据我们的研究,根据金属夹定位的简单电子线野会导致瘤床的剂量覆盖不
充分,在cT上勾画靶区进行瘤床加量是合理的。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定位cT瘤床金属夹
2
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生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孕酮对P2X-%2c3-受体介导的外周痛觉信号转导的快速抑制作用.pdf
- 孕酮受体在健康犬与子宫积脓犬子宫角组织分布变化.pdf
- 仔猪免疫性状QTL的部分染色体扫描.pdf
- 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研究——-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案例调查.pdf
- 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抗剪性能及研究.pdf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L-17的表达及其意义.pdf
- 在Internet上建立铁路Web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技术及研究.pdf
- 在边缘处的生命探寻——-从边缘人形象看师陀独特的艺术追求.pdf
- 在多层无界区域中Helmholtz方程的数值解法的应用.pdf
- 在线自适应网络异常检测系统模型的相关算法及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