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及其汉语拒绝性言语行为比较的研究--以中国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为的研究对象.pdf

韩国语及其汉语拒绝性言语行为比较的研究--以中国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为的研究对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论文运用语际语用学理论,对比分析了韩国语母语者、中国的韩国语专业 本科生、汉语母语者表示拒绝时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和辅助策略,并考察了三组 之间的异同点。 本研究中使用的主研究手段是“角色扮演”。本研究共设计了8个拒绝情 景,为了尽可能多地反映出拒绝情景中的各种情况,笔者设定了影响拒绝的三个 变因,并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三个变因分别是:亲密度的高低,社会地位的高低, 有利于请求者和拒绝者的“双方受益”或有利于请求者却不利于拒绝者的“单方 受益”。根据8个拒绝情景,本研究共进行了8场角色扮演,参与的测试对象 共有60名。通过角色扮演,笔者收集了480份对话资料,将此转写并进行了分 析。 在分析语料之前,笔者首先设计了分析的框架,据此将拒绝手段类型大致分 为以下几种:明确拒绝、不明确拒绝、询问理由、确认及询问信息、说明理由、 表示能力不足、道歉、表示遗憾、表示惊讶、相约下次、有条件接受、推托给他 人、提出对策、开玩笑、单纯重复、拖延时间等。辅助策略则大致分为:表示感 谢、祝福、表示接受意愿、使用尊称、表示祝贺等。 本论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说明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并考察迄今为止与拒绝性言语行为相关 的众多先行研究。 第二章,介绍本研究的理论背景,考察拒绝性言语行为的概念和特点,然后 根据本研究的特点,设定影响测试结果的变因,之后再论述作为语际语用学原理 的面子理论和礼貌理论。 第三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手段、资料的分析和检验方法。然后说明情景调 查和模拟测试,最后说明正式测试的过程和情况。 第四章,先大致分析整个测试结果,并且单独对“说明理由”的拒绝手段进 行分析,然后再具体分析8个拒绝情景中亲密度、社会地位、利益关系三个变 因影响拒绝手段类型和辅助策略的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拒绝手段类型中,“说明理由’’的拒绝手段在所有 测试小组和拒绝情景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由此,“说明理由’’可以说是所有拒绝 情况中最具代表性的拒绝手段。除“说明理由”的拒绝手段类型外,韩国语母语 者和中国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类型依次是“道歉”和“确认 及询问信息”,而汉语母语者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类型依次是“确认及询问信息’’ 和“道歉。 下面是根据变因使用的拒绝情况分析结果。首先是根据亲密度的高低使用的 拒绝手段类型的分析结果。韩国语母语者面对亲密度高的对象时,使用最多的拒 绝手段类型依次是“说明理由”、“确认及询问信息”、“道歉”,而面对亲密不高 的对象时,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类型依次是“说明理由’’和“道歉”。而汉语母 语者面对亲密度高的对象时,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类型是“说明理由、“确认及 询问信息”,在面对亲密度不高的对象时,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类型依次是“说 明理由、“确认及询问信息”、“道歉”。中国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面对亲密度高 的对象时,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情况类似于韩国语母语者,但是面对亲密度不高 的对象时,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情况却类似于汉语母语者。 接下来是根据社会地位的高低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的分析结果。韩国语母语 者面对社会地位高的对象时,通常使用较多的拒绝方式是先说明理由再进行道 歉,而对社会地位不高的对象时,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分别是“说明理由”、“确 认及询问信息”、“道歉”。汉语母语者面对社会地位高的对象时,使用的拒绝手 段类型较多,而使用最多的手段分别是“说明理由”、“道歉”、“确认及询问信息”, 面对社会地位不高的对象时,使用较多的拒绝手段是“确认及询问信息”。中国 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面对社会地位高的对象时,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情况类似于 韩国语母语者,而面对社会地位不高的对象时,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情况与其他 任何一组都没有相似之处。 接下来是根据利益关系使用的拒绝手段类型的分析结果。在有利于请求者和 拒绝者的“双方受益”的情况下,三组测试对象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都是先说明 理由,然后再确认及询问信息。在有利于请求者却不利于拒绝者的“单方受益” 情况下,韩国语母语者和中国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使用最多的拒绝手段分别是 “说明理由”和“道歉”,而汉语母语者使用最多的则是“说明理由”、“确认及 询问信息。由此可知,中国的韩国语专业本科生在语言使用时一定程度上受到 了韩国语母语者的影响,显现出语用迁移的现象。 下面是三个测试小组在各拒绝情景中的拒绝手段类型差异的分析结果。 II 首先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