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占领下的青岛港口及城市建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占领下的青岛港口及城市建设

德国占领下的青岛港口及城市建设 崔新星 1051410004 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1898年—1914年,德国将山东半岛纳入势力范围,成为山东半岛的实际控制者,而青岛则成为德国殖民者的军事和经济的大本营。德国在山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其控制下的青岛的港口及城市建设成为德国在华侵略活动的主线之一,对山东半岛的经济、政治、城市、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探究德国对青岛的建设活动,能够追寻线索发现青岛城市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分析青岛最初样貌的变迁,是研究青岛近代城市历程的起点所在。 [关键字] 青岛 德国 近现代化 城市 港口 一、德国占领山东半岛概况 德国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中的后起之秀,早在国家完全统一前便已觊觎东方的殖民地,1896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三次来华调查就提出“胶州湾乃中国最重要之门户”;“欲图远东实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蒋恭晟:《中德外交史》,北京: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18、19页。 。这种观念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就当是中国各方势力的分布而言,长江、珠江等地的沿海地域早已被老牌列强瓜分完毕,而大连、旅顺等北方良港则沙俄占据,唯有胶澳尚无强力;二是胶澳自身而言,“外当黄海门户,内通中原之奥区,固天然商业地也。且黄海舟楫之利,秦汉已然。”赵琪修、袁荣史等纂:《胶澳志》食货志六·商业,民国十七年铅本影印本1986年版,第53页。 德国政府也认为此地“最易于建设军事基地”张蓉初译:《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3、74页。 。至甲午中日海战时,德国争夺山东半岛的行动开始落实,成立由德皇直接控制的德国海军极东舰队,将攫取中国领土的行为昭示世界。 1895年11月,沙俄的太平洋舰队以“过冬”为名,十余艘军舰停泊胶州湾,在随后的《中俄密约》(1896年6月3日)中,沙俄取得胶州湾的驻泊权;于此同时,德国也提出了对胶州湾的索求,德俄双方开始以相互扶持和利益互换解决胶州湾势力范围的问题:1897年8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俄国,双方就占领中国北方港口问题达成共识即沙俄支持德国对胶州湾野心,同时德国应支持沙俄在北方另取得一个良港。经过这一“默契”的利益交换之后,德国的“胶州湾之梦”已经基本扫清障碍。 1897年11月1日发生的“巨野教案”——山东大刀会攻打磨盘张庄天主教堂并严惩罪行累累的德国传教士成为德国侵占山东半岛的导火线,也成为德国将山东纳入势力范围的肇始。1897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陆战队以操练为名登陆青岛,在清政府守军毫无反抗的情况下迅速占领青岛胡汶本、寿杨宾、秦治新、迟守卫:《帝国主义与青岛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12页;寿杨宾编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第41页。 ;12月17日,清廷守军完全退出胶州湾,德国的侵略野心初步实现。1898年3月6日,清廷开始与德国签订协议,使德国的占领“合法化”,期间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又于8月22日签订《胶澳租地合同》,又于10月6日签订《胶澳潮平合同》及《胶澳边界合同》。自此,胶州湾已尽归德国所有,而山东也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在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得到了满意的港口和商业发展所需的广阔市场。 二、占领期间的青岛港口及城市建设 (一)建设目的与规划分析 1898——1914年,德国对胶州湾的建设主要围绕青岛港以及青岛城市建设展开,其建设方针早已规划详尽,总得来讲建设的目的与规划主要有: 1.首要目的,将青岛港建设成为海军基地,成为极东舰队的驻扎基地。德国在规划青岛港的建设中,将青岛视为远东的桥头堡,是控制远东并攫取更大利益的重要存在。德国将军事设施的建设放在港口及城市建设的第一位,这是德国在远东与英国及其他列强争霸的必然选择,“显示其经营殖民地的能力不亚于他们的宿敌大不列颠” 王守中、郭大松:《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成为青岛港口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 2.其次,将青岛港建设为商业贸易港,使其成为德国远东地区的商业根据地。德国建设青岛的目的之二便是打造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商业中心及商贸流通的中枢。在德国1899年正式公布的青岛港口及城市规划中,青岛角色定位为“港口型商埠城市” 曹胜:《德占时期青岛城市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第14页。 即令青岛成为其经济掠夺的突破口,并通过胶济铁路的修筑承担起将内地土货外运和进口商品内销的作用。 3.最后,将青岛城建设成为德国人的宜居城市即殖民城市,成为殖民地的模范代表。在德国1899年、1900年的两次规划方案中,德国人特别重视青岛城市的形象打造,并在规划中设计了几个花园,而这样的设计更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