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纵览古今中外,举凡那些荡气回肠、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作品大多不是什
么皆大欢喜的故事,而是悲剧。悲剧一直被人们视为最崇高、最深刻的艺术。
表面上看,悲剧充满着痛苦不幸,完全违反了人类追求快乐幸福的天性,人们
应该避之不及才对。然而事实是人们十分喜爱、痴迷悲剧。那么悲剧究竟有什
么独特的魅力呢?
论述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日常生活中的悲惨、不幸的事件是悲剧的来源,
但是由于形成原因等它们无法一概称之为悲剧。我们研究的悲剧是美学范畴的
“悲剧,是一种悲剧化的审美感受:一种悲怆、沉郁、激慨的悲剧性气氛和情
愫。我们将围绕着人们为什么喜欢悲剧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剖析悲
剧内容。首先,我们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悲剧类型。悲剧依据悲剧矛盾冲突来源
可以分为外部冲突悲剧和内部冲突悲剧两类,其中外部冲突悲剧又可以依据人
物的地位不同分为新生事物的悲剧、小人物的悲剧和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之
后,我们从整体出发,通过悲剧原因和悲剧结局两个大方面分析总结悲剧的内
涵。其间,总结了前人的观点,还重点论述了动机与结果的悖论及中国大团圆
结局问题等。在论述大团圆结局时得出,中国有没有悲剧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
翻译问题。中国悲剧类作品的确缺乏西方悲剧的一些特质,如抗争与崇高等。
现在,我们把tragedy翻译为悲剧,又把崇高、恐惧等附着于悲剧之上,霸占了、
缩小了汉语“悲”字的含义。那么,以这种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悲剧,当然
会得出中国悲剧不是悲剧的结论。其实,中西悲剧都属于广义上的“悲剧,只
是各有特色。从审美活动的延续性角度,我主张反对大团圆结局。因为大团圆
结局取消了观者的欣赏回味,不利于审美活动的延续。第二部分我们从欣赏主
体方面探讨悲剧魅力,即悲剧快感问题。有观点认为我们在悲剧表演中获得快
感是幸灾乐祸的表现。这种快感是由于我们的安全感或自我优越感,更是人性
中野蛮、恶意的体现。而同情说认为人们在观看痛苦时获得快感,是因为它满
足了人的同情心。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激起了怜悯和恐惧又净化了它们。“净化”
被理解为“宣泄”或“涤罪’’。黑格尔主张“和解说”,认为悲剧快感来源于我
们看到了“永恒正义的胜利。“活力说”指出悲剧的快感来源满足更多的冲动
或更多了解人生经验的好奇心。总之,悲剧的快感是一种复合情感,融合了情
绪的缓和、好奇心、活力感和艺术力量等多方面,是怜悯、恐惧、崇高、赞赏、
愉悦、惊叹等多种成分的合理组合。第三部分我们总结出了悲剧意识和悲剧精
神两个概念。悲剧意识就是人类意识到自身个体的短暂性、有限性、渺小性,
对于无限的世界生发的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幻灭感,生命的无奈感。伟大的
悲剧精神就是即使人生布满荆棘痛苦,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表演生活下去,不
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关于悲剧的衰落问题一直在被谈论。尼采把酒神
精神的消亡看做悲剧衰亡的原因。在现今娱乐至上的背景下,喜剧由于让人获
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性而倍受喜爱,悲剧更无立足之地。但是我们欣赏时常
常会在嬉笑后,什么也没有留下或留下一地鸡毛。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呼吁悲
剧意识、悲剧精神,让我们能够更加理性积极地思考人生重大问题,建构新的
价值体系。
关键词:悲剧悲剧快感悲剧未来
II
Abstract
and and from
Overview,ancientmodern,Chinese those of
foreign stirring,most
the classichandeddownfromancienttimesWasnota a
popular happystory,but
has been asthemostsublimeand art.On
tragedy.Tragedylong regarded profound
the isfull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