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细菌活性的杂环天然产物研究进展.pdfVIP

具有抗细菌活性的杂环天然产物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具有抗细菌活性的杂环天然产物研究进展,细菌溶解产物,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细菌代谢产物,活性硝化细菌,泛福舒细菌溶解产物,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活性炭硝化细菌,细菌分解代谢产物

第 2卷 第3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2 .No.3 2009年 6月 JournalofQingyuanPolytechnic June.2009 具有抗细菌活性的杂环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刘玉梅 张家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杂环类天然产物抗细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抗细菌活性研究,这些物 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内酯和多糖等。 关键词:杂环天然产物;生物碱;黄酮体;内酯;多糖;提取分离;抗细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TQ45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96 (2009)03-0001-05 耐药菌的感染是 目前医药领域比较严重的问 进行研究,其甲醇提取物经反向柱层析后,再经 题之一,在临床上缺乏有效防治手段。杂环类天 常规相 HPLC(己烷 /乙酸乙酯 /三乙胺 30:65:5)纯 然产物结构复杂,作用机制多样 ,是开发抗细菌 化后得大环生物碱化合物 halic0nacvclamineA (图 药物的天然宝库。具有抗细菌活性的杂环类天然 1中化合物3)和化合物halic0nacyclamineB (图1 产物主要有含杂环的生物碱、黄酮体、内酯和多 中化合物4),并报道两者均有很强的抗细菌、真 糖。对杂环类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及抗细菌活性 菌和肿瘤活性。 研究必将进一步地促进抗细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1999年 日本人 Tsukamoto等[41从植物南中国海 1 杂环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抗细菌 星骨海绵(Stellettasp.)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咪唑 活性 型生物碱stellettazoleA (图1中化合物 5)。在分离 近十年来,国内外化学工作者从植物中分离 的过程 中使用 了ODS (甲醇 /水)和 Sephadex 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杂环生物碱类天然产物 ,并报 LH一20 (甲醇)柱层析,再经ODSHPLC纯化。该 道了部分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研究。 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有较好的抑制作 1995年意大利人 Cafieri等口1用甲醇提取植物 用 (抑菌圈宽度为 10.0mm,50 g/6mmdisk)。 Agelaslongissima,提取物浓缩后用正丁醇萃取, 1999年澳大利亚人 Chakrabonv等I51用止泻木 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EtOAc/MeOH(9:1)洗脱部分 属植物 Holarrhenapubescens的茎皮生物碱提取物 浓缩后再经 HPLC(EtOAc/hexane97:3)纯化 ,得到了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表皮葡 一 系列生物碱类化合物 :oroidin,sceptrin, 萄球 菌 (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粪 链 球 菌 agelongine和 longamide。其 中,longamide(图 1中 fStreptococcusfaecalis)做抗菌试验 ,抑菌圈宽度在 化合物 1)具有新颖的杂环结构,且该化合物对革 9.0mm一18.Omm范围,MIC值在 96—170 g/ml范 兰氏阳性菌(Gram+bacteria)和革兰氏阴性菌Gram— 围内;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大肠杆菌 bacteria)的试验 中显示 了中等的抗细菌活性,其 fEscherichiacoli)试验中,显示 了较低 的抗细菌活 MIC值约为60 g/ml。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