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主备人:张振海 仇云龙 审批:李永生 使用人
引导窗口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人,1949年随父入台湾。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乡愁》,诗集有《白玉苦瓜》、《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听听那冷雨》等。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性十足”而又充盈着灵性与智性的散文精品。作者1949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一直到1992年才有机会回大陆造访。余光中写作此文时,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25年来,他对故乡魂牵梦绕,这种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怀念,通过对雨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一、字音
黔首( ) 仓颉( ) 空濛( ) 氤氲( ) 岑寂( ) 偁( ) 芾( ) 羯( )舐( ) 料峭( ) 孺慕( ) 滂沱( )琐屑( ) 滂沛( ) 忐忑( ) 弥漫( )啾啾( ) 苔藓( ) 潺潺( ) 湿黏黏( )惊悸( ) 寒濑( ) 霏霏细雨( )沁人心脾( )二、字形
三、词语辨析
1. 萧萧·潇潇
辨析: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风声、草木摇动声等;潇潇:形容词,形容风雨急骤状,也可形容小雨。例句:①2011年元月二十日,寒风、雪花飘飘、寒气袭人,一场瑞雪把浦东大地装扮的银装素裹。②2011年3月3日湖南新闻网报道,春雨湖南降水加大气温多变注意保暖。
2. 沉思·深思·寻思
辨析: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围棋选手陷入沉思 抗震救灾书画让人深思 农民寻思致富的方法
例句:①第比利斯,2011年5月日欧洲国际象棋女子个人欧锦赛,棋手们在比赛中。新华早报2011年5月8日在一个竞争自由、平等的时代,草根通过打拼应该抵达成功,打量“草根成功人士的比例不足5%”,值得。
③5月8日母亲节到了。能给母亲做些有意义的事3. 邻近·临近
辨析:邻近:指位置接近、在附近。临近:指(时间、地点)靠近。
例句:①高考,为了使有志报读香港城市大学的高考生进一步了解该校今年的招生政策等详情,该校拟于5月5日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举行招生说明会。②2011年5月6日大公报报道,深圳严格执行限购令,购房者转向 地区。
4.凄楚·凄迷· 凄凉·凄清
辨析:凄楚:书面语,凄惨、痛苦。
凄迷:书面语。(景物)凄凉而模糊;
凄凉:①寂寞冷落(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景物)。
凄惨:身世凄凉。
凄清:①形容清冷:凄清的月光。
凄凉:琴声凄清。
凄迷的月色 凄凉的晚年 琵琶声凄清婉转,欲说还休 凄楚的泪
在 的月色中,他神情 ,当 的琴声响起时,他流下了 的泪。
四、熟语积累
1. 想入非非:。
2. 皇天后土:。
3. 石破天惊:。
4.众醉独醒:。。。。
1. 本文以“听听那冷雨”为题,作者反复描写“雨”,那么“雨”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此题考查对文章意象意境的理解分析能力,“雨”有几种理解,在这里可以多角度的把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怀念仰慕之情。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思念故土,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2. 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提示:少年、中年、老年是人生的三个阶段,结合作者的经历,思考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不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