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 宋伟良 副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学院 第八讲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一、中国同欧盟的贸易关系 一 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历史 1975年,中国和欧共体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为发展双边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 1995年7月欧盟出台《中国一欧洲关系长期政策》,是欧盟有史以来制订的第一个对华关系长期发展战略。 1996年11月,欧盟委员会制订了《欧盟对华新战略》,将欧盟对华长期政策进一步具体化。 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又公布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要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日、俄同等重要的水平上,并支持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组织。 2000年9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执行1998年文件的《欧盟一中国关系报告》,在此基础上,2001年5月15日又提交了《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促进欧盟政策更为有效的未来步骤》文件,增加了一些新的中短期可实现的目标。 2002年3月1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关于中国的《国家战略报告:中国》,进一步明确了对华合作的三个重点领域,为今后五年内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 2003年9月10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和挑战》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近期发展框架,并建议将欧中领导人会晤机制提高到最高级别。 二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 1.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互补性强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1975年中欧建交时贸易额仅为24.46亿美元;1984年为58.8亿美元,双边贸易年平均增长14.15%;1994年为315.2亿美元;2003年为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1772.8亿美元,超过中美贸易额。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5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双边贸易额达2173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3%,同比增长23.6%。 表1 2001-2010年中国向欧盟进出口情况表 中国与欧盟皆为贸易大国。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自欧盟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2008年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19.6%,对欧盟出口29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2010年出口增长51.1%,进口增长11.32%。 由于中欧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型的轻纺和机电产品,而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主要是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一些工业原料。中欧贸易中80%左右的商品是互补的,直接构成竞争的商品只有10%左右。这种互补性为中欧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欧盟在华投资不断增加 近几年欧盟在华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欧盟在中国吸引外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按照中国商务部外资司的统计,2006年,欧盟对华投资项目数2619个,同比下降7.98%;对华投资实际使用金额继续保持增长,实际使用金额53.2亿美元,同比增长2 .51%,而同期美国与日本对华投资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欧盟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仅次于中国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 3.双方经济技术合作活跃 欧盟拥有能源、环保、交通、化工、电子和农业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且对华技术转让态度比较积极,在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久拖不决、日本向我国技术出口又非常有限的背景下,欧盟就成为了中国引进技术的第一大来源地。 近年来,中国从欧盟引进的高新技术项目占中国从全球引进总数的一半以上。 1981一1996年,我国从欧盟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合同金额累计达268.9亿美元,占我国技术引进总额的48%。 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从欧盟累计引进技术215项,合同总金额约为988亿美元。其中2006年欧盟与我国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597份,合同金额86.6亿美元,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39.3%,排在我国引进技术伙伴国第一位。日本和美国列第二、三位,引进金额分别为52.4亿美元和42.3亿美元,金额占比为23.8%和19.2%,远远落后于欧盟。 三 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欧盟同中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2002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商品总额是482.1亿美元,进口总额为385.4亿美元,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96.7亿美元。 2003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是190.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近1倍。2004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同比增长了94%,达到370.4亿美元。2005年,欧中贸易逆差为701.1亿美元,仅次于美中贸易逆差。2006年,欧盟 25国 对中国贸易逆差是916.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7%。2007年前10个月,欧盟 27国 对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ppt
- 中原地产市场分析报告.ppt
- 中华轿车品牌服务体系.ppt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ppt
-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现状调查报告.pdf
- 中国云计算服务创新白皮书.pdf
- 中国冷冻食品管理知识及市场管理知识分析.pdf
-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ppt
- 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统计分析报告.pdf
-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投资研究报告.pdf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