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削除绍兴和常熟丐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雍正朝的削除绍兴和常熟丐籍 雍正皇帝削除乐户、丐户、世仆、伴当、蜑户等贱民的贱籍,是清代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事件,还在清朝,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近代史家也常常考虑到它。贱民身份的变化,反映被统治的人民政治地位的演变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研究的课题。本文不全面叙述所有贱民籍的解除,仅剖析绍兴堕民和常熟、昭文丐户的历史,试图说明丐户的职业和身份地位,雍正削除丐籍的原因、进程和历史意义。 绍兴堕民、常熟丐户的名籍 人户的属籍、关系到人们的职业、地位和对政府的义务,而且据有不可变动性,因此,考察堕民的削籍,首先要弄清他们的名籍问题。 关于堕民的名籍,明朝人徐渭(文长)说:“四民中所籍,彼不得籍,彼所籍,民亦绝不入”。就是说他不在良民的属籍之中。他的属籍是什么?有许多历史文献在记叙雍正一系列削除贱民籍时,只提堕民,而不讲其户籍中的名称,从而容易使人误解,以为堕民的名籍就叫“堕民”,其实不然。而浙巡盐御史噶尔泰的请除堕民籍疏,劈头就说:“请除堕民丐籍。”很清楚,雍正赦除的堕民的籍称是“丐户”。堕民籍名丐户,由来已久,据乾隆时修的《余姚县志》引前人记载,早在南宋,堕民就叫丐户。到元朝,称为怯怜户,明朝又叫丐户,清朝沿习不变。 堕民,也有被定为乐籍的。在绍兴府新昌县,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户籍登记中有乐户,民国时编纂的该县志书,又明确指出:“乐户,府志作丐户”。所以新昌的乐户,也是堕民的籍称,也即丐户。在习惯称呼上,亦有把丐户的堕民称为乐人的,如康熙《会稽县志》写该县婚礼习俗,谓新娘过门,由“乐妇扶掖出轿”。这里的乐妇即指堕民家妇女,但行文者不称其为丐户妇,而称乐户妇,是把丐户与乐户等类观之。丐户与乐户的生活、地位,有许多相同处,所以噶尔泰就说他“实与乐籍无异”,要求照开豁山西、陕西乐籍例放良。户部答复这个建议时说,堕民“较之乐户别编籍贯,逼勒为娼不同”,因而提议饰令地方官严禁豪强欺凌堕民,而无须削籍。这又说明堕民的丐籍,与乐籍不是一回事。我们认为尽管堕民地位与乐户相近,甚至有少量的人被籍为乐户,但是他们是丐户,而不是乐户。 堕民的丐籍,与那种乞讨叫化的丐民户也不同。乞丐,贫穷到无以为生,靠讨米度日,他们虽然也同堕民一样为人们所轻视,但封建政府并未将他们列为贱民。明朝人冯梦龙编的《古今小说》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说:“若数着良贱二字,只说娼、优、隶、卒,四般为贱流,到数不着那乞丐。”看来乞丐只是没钱,身上却无疤癜。这种小说家之言,倒真实地反映了乞丐的良民地位。作为堕民的丐户,“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他的丐籍表示身份,同没有职业的乞丐的民户,在户籍分类上截然不同:一属贱民,一属良民,不可混淆。 至于同被雍正削籍的绍兴堕民丐户与常熟的丐户,则在名与实两方面全是一致的:都籍名丐户;都是生活、身份相同的贱民,故清政府以常熟丐户,“与浙江堕民无异”,才准予除籍;在习惯称呼上,浙东丐户,“俗名大贫”,常熟丐户,“男谓之贫子,妇谓之贫婆”,两处都离不开一个“贫”字。 贱民丐户,被赦除的是绍兴府、常熟和昭文一府两县的,其他地方也有这种人户。《堕民猥编》说堕民散布“苏、松、浙省”,确实如此。绍兴的邻郡宁波府奉化县,四民之外,“有所谓丐户,俗谓之大贫”。在鄞县,有堕民,男子被叫做“堕贫”。苏州府的附郭长洲、元和、吴县三县,也有同于常熟的丐户。 以上分析,使我们得出两点结论: 其一、绍兴堕民、常熟丐户的名籍是丐户,它不同于乐户、乞丐户,更不同于军、民、匠、灶等的良人户。雍正的所谓削籍,就是豁除其丐户户籍。 其二、绍兴、宁波、苏州三府的堕民,基于社会地位、职业的一致,构成一个社会集团,因此应当把他们视为一体,对他们的历史统一考察,统一说明。具体地说,绍兴堕民的放良与常熟丐户的除籍是一回事,而不是两件事,这也是我们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作的原因。 丐户来源的诸种说法及其之甚不可考 堕民,何以成为堕民,成为丐户?请先看文献资料所提出的几种不同的说法: (1)南宋罪俘被罚说。徐渭说:“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相传为宋罪俘之遗,故摈之,名堕民。”又说:“丐自言曰:宋焦光瓒部落,以叛宋投金故被斥。”沈德符把“丐自言”的内容记叙得又具体些:丐户,“乃宋将杨延昭部将焦光瓒家丁,得罪远徙”,流传下来。 (2)南宋罪犯,明太祖处罚说。《堕民猥编》的记载基本上同于徐渭文章,但又指出:“明太祖定户籍,匾其门曰丐。”是说明太祖痛恨南宋汉人投降金朝,进一步罚及其后裔。 (3)官员获罪被罚说。祝允明说丐户皆来源于“宦家”,是政府“以罪杀其人,而籍其牝”。 (4)明初处罚蒙古人说。瀛若氏说:“明灭元,凡蒙古部落流寓中国者,令就所在编入户籍,其在京、省,谓之乐户,在州邑,谓之丐户”,在常熟者即然。 (5)明太祖处罚胡惟庸后裔说。此说见民国《新昌县志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