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与解-环境污染责任之构成审思.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困与解-环境污染责任之构成审思.pdf

2015年5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av.2015 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ofHainan 第33卷第3期 Journal University V01.33No.3 困与解:环境污染责任之构成审思 郑丽清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关涉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行使的冲突,在构成上不要一味地以纠 正正义理论强调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还必须以功利主义理论考虑行为人利用环境资源为社会带来的利 益,故应以行为违法性作为构成要件,并援用忍受限度论来判断之。考虑到侵权责任法发挥作用的前提 是损害已实际发生,以损害结果而非造成损害结果的行为来认定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与民事责任更为 契合。此外,环境污染侵权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遭遇消极抵制,缘于立法存在的 “皱折”,需要通过司法予以“熨平”,故要求受害人举证证明损害事实与污染行为之间因果关系具有相当 程度的盖然性,在此基础上,法院可以作出因果关系的推定。如此,平衡双方的利益,更有利解决环境污 染侵权纠纷案件。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行为违法性;结果责任;因果关系推定 922.683 [中图分类号]D [文献标志码]A 一、实务困惑:由案件引发之思考 盐边县红果乡三滩村二社村民杨如昌向盐边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由于二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称“二滩水电站”)每年雨季泄洪产生的振动造成其房屋墙体开裂、房顶漏水,花去不少维修费。由 于水冲击产生的振动和噪音让家人常年无法得到充足睡眠,身心遭受极大的伤害。租用房屋的承租人也 因无法忍受而搬走,故请求法院判令二滩水电站赔偿各类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合计180万元。 盐边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二滩水电站的建设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成并投入运行,但该电站 发电单孔、双孑L泄洪时的振动和噪音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被告依法应当提供相应的依据证明。由 于被告举证不能,依法推定被告方存在过错,对原告构成侵权。判决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维护房屋费、房 屋出租收益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52万元④。二滩水电站不服,向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经审 理,上诉法院查明二滩水电站的设计、建设、生产、经营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蓄水、泄洪是其必须履行的 法定义务之一,因此,二滩水电站根据防洪法及防讯指挥机构的指令泄洪,其行为不具违法性。而泄洪产 生振动、噪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洪涝可能对杨如昌的房屋使用和13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 是不可避免且受法律准许的,杨如昌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二滩水电站泄洪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给他造成 各种损害,因此,其请求不予支持。最终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②。 一审和二审截然不同的判决,让人感受到司法实践中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以下简称“环境污染责任”) 构成认定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方即二滩电站需要就其发电单孔、双孔泄洪时的 振动和噪音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提供证明,问题在于,倘若被告举出证据足以证明符合国家规定的 标准,是否意味着被告方可免责?这与现行法律规定和理论通说——是否符合排污标准只是行政责任或 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而不是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显然相悖。二审法院在肯定被告行为时存在污染的客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820082) [作者简介]郑丽清(1974一),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民法学研究。 ①(2008)盐边民初字第00977号。 ②(2012)攀民终字第357号。 101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