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碳氮比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及优化
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现代化、工场化和集约化程度的发展,高密度的
养殖模式使得养殖环境生态系统结构单一,抵抗能力薄弱,长期使用的药物也改
变了对虾肠道菌群的正常组成,导致了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失调,同时使药物在
养殖生物体内形成残留。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的碳氮比调节(C/N)和有
益菌添加等技术已在对虾养殖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从根本上完善
和优化了养殖微生态系统,改善了水质状况,还可以降低饵料成本,提高对虾养
殖产量。但是C/N调节技术对养殖环境中特定细菌种群和浮游动物的影响还有
待研究,同时有益菌添加技术也面临着有益菌不能长时间维持,很难形成优势菌
种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内容。
vannamei)养殖中的作用,具体包括对水质因子、对虾产量、浮游动物、异养细
菌和氮循环菌的影响;2.对虾养殖环境中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对环境C/N的响
应,以及有益菌对有害菌的抑制作用,3.如何利用产纤维素酶细菌对植物纤维
素的分解作用来优化C/N调节技术,降低技术成本。作者期望通过本实验将C/N
调节与有益菌添加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来促
进养殖环境中有益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有毒无机氮化合物的水平,抑制有害细菌
的繁殖,并可以形成大量生物絮团,为对虾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本实验的主
要研究结果如下:
1。碳源添加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
本实验研究了在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系统中通过添加碳源对水质指标、对
虾生长、浮游动物密度、环境C/N、水体和底质中的总菌和氮循环菌密度等的影
响。将蔗糖作为碳源向养殖环境中进行添加,共分5个水平:理论碳源添加量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碳源,特别是75%和100%的理论碳源添加量可以在养
显著的影响。此外碳源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水体中的C/N和总菌的密度水平
(P0.05),但对于底质中的C/N和总菌密度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我们还发现通
过添加碳源可以明显影响水体和底质中氮循环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
化细菌)的密度。碳源添加还可以明显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氏O.05)。根据本
次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75%的理论碳源添加量最适于对虾的生长,包括
提高产量、成活率和降低饵料系数。因此,向凡纳滨对虾零换水养殖系统中添加
碳源可以有效的改善水质,促进细菌和浮游动物生长,进而为对虾生长提供有利
的条件。
2.对虾养殖环境中细菌在C/N限制条件下的筛选和鉴定
本实验从我国北部沿海地下水养殖环境,中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多种凡纳滨
对虾养殖环境的水体和底质中富集分离出多种细菌,并利用化学方法进行了初步
鉴定,共筛选出芽孢杆菌37株,乳酸菌42株,弧菌50株,亚硝酸细菌50株,
硝酸细菌60株,反硝化细菌10株。我们进一步利用碳限制和氮限制两种环境进
行细菌培养,筛选出对限定C/N条件响应较明显的菌株,并通过16SrDNA序列
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鉴定,最终共得到每种细菌各4株,鉴定芽孢杆菌、
乳酸菌、弧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肠球
菌属、弧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杆菌属和交替假单胞菌属。本实验所筛选
的多种菌株为下一步研究其对培养环境C/N的响应和今后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了
基础。
3.水体C/N对细菌生长及拮抗作用的影响
本实验将从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分离出的多株芽孢杆菌、乳酸菌、一弧
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不同水体C/N(2、5、10、15、20)
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研究养殖环境营养水平下六种细菌的生长,以及芽孢杆菌、
乳酸菌和弧菌的竞争水平及细菌菌体C/N的变化。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在水体
体C/N下生长(水体C/N=10、15、20;密度最高为2.6x101ceUs/m1),弧菌适宜
7 eells/m1),亚
在较低的水体C/N下生长(水体C/N=5、10;密度最高为5.1x10
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对C/N的响应不明显,反硝化细菌在水体C/N=10的环境中
生长较好(密度最高为2.6×101cells/m1)。在芽孢杆菌与弧菌混合培养的实验中,
当水体C/N=10、15与20时,培养24h时芽孢杆菌密度2.5×101cells/ml,明显
高于弧菌密度(氏0.05),且在培养基环境和模拟养殖环境中实验结果相似。在
乳酸菌对弧菌的抑制实验中,当水体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