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7-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超级论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doc

《4137-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超级论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 主持人致辞 何志毅:   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五届新年论坛F场现在开始。今天的主题是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由我跟张志学老师主持,我叫何志毅是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助理,管理案例中心的主任,营销系的老师。我们另一位主持人是张志学教授,是我们组织与人力资源系的副主任。我们今天请到场的有五位嘉宾。我按照姓氏拼音排列介绍,以示公平。第一位是程原女士,每个嘉宾都有很长的,辉煌的历史,我重点讲三点。程原女士现在是光辉国际公司的总经理,主要是从事猎头公司的。也许她现在不愿意用猎头这个词,但还是在猎头。她有社会学的背景,长期以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研究,尤其擅长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她是北京外语学院的本科生,牛津大学的博士。第二位是王石先生。王石先生的历史在我这里是最长的,但我撇开材料,按自己的印象介绍。首先他是我们国家的知名企业家,第二是知名的登山运动员,第三是知名的广告模特。看来他干的事情你们也很清楚。第三位是吴鹰先生,吴鹰先生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之一,现在是美国UT斯达康公司的副董事长,中国UT斯达康公司的总裁。他是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硕士,研究数字通讯及数字信号处理,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海归派创业成功人士之一。即使他自己也很不愿意用海归这个词。另外2000年3月3号UT斯达康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在的市值大家20亿美元,大家应该可以理解现在是什么意思。非常成功的是他抓住中国市场一个难得的机会,非常成功地推出了小灵通的项目。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把它写入北大的MBA教程,以后我们要找吴先生把这件事情写成一个经典案例。我们台下还有两位嘉宾,一位是张燕梅女士,美国南卡洛来纳商学法院院MBA毕业,从90年至今在索尼服务。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连续四年在她的主持下,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搞了四届索尼营销论坛,尤其是这次请到了飞利浦科特勒,做得非常成功。还有一位是林钢先生。林钢先生曾经在朗讯,德勤等公司工作,现在是MOTOROLA公司领导力学习能力与业绩优化的高级经理。让我们对五位嘉宾的到场表示感谢。   今天的议程首先是张志学老师做一个开场白,介绍一下会议的主题,然后我们台上三位嘉宾,每人用15分钟进行演讲,然后是嘉宾与嘉宾之间,主持人与嘉宾间以及同学与嘉宾之间进行一场互动论坛。下面请张志学老师介绍今天论坛的主题。大家欢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 张志学介绍论坛主题 张志学:   各位来宾,我们这场原定计划是由我们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的系主任梁教授和另外一位非常有名的系主任教授主持,但是梁教授日前身体不佳,徐教授现在美国,所以组委会临时决定由何志毅和我来主持。在前面大概有15分钟的时间,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主题。   所有的企业要面临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回应了中国古代一直流传的两句话,一是“和为贵”,一是“和气生财”。所谓的合为贵和和气生财指的是在企业运行中保持和谐也是非常重要的。和谐有两个和谐,第一个和谐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外部的环境从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环境。企业主要是微观环境,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客户、政府、群众、社团、供应商以及其他与我们企业经营有关的人。一个企业如果成功地运行,必须和它的外部环境保持和谐。这是第一个和为贵。第二是企业内部各个要素保持和谐。各个要素包括领导及领导所创造的愿景,包括企业的正式的组织架构、包括企业的文化,包括企业的非正式群体以及企业的控制系统,这是内部和谐。一个企业只有做到内部和外部两个和谐,那么这个企业就具备一个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和为贵,或者和气生财。刚才我们两个和谐可以总结为外部适应、内部整合两句话。我想先从内部整合简单说一下。所有的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都遵循它基本的逻辑。也就是说每个企业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说每个企业有它的使命,你究竟要达到什么样一个长远目的?紧接着是这个企业要制定某个战略实施这个使命。有了使命有了战略之后,企业接着要做什么呢?企业有自己的架构,就相当于我们建筑一个房屋一样,在组织架构中的核心是部门化设计,部门化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是里面每一个人,包括部门的领导、员工、责权利分别是什么。接着我们向前再推一步,责权利是什么?责权利就是对每一个处在不同职位的人的工作进行分解,再往前走一步工作是任务,每个人所做的工作有一些核心的任务需要完成。到此为止,我们就清楚的,这个任务一旦确定我们就要根据这个任务当中的核心的纬度来寻找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人,什么样的人呢?具有与任务搭配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其他的因素。即我们平常所说的KSAO等等。我们平常在人力资源当中所讲到的物色合适的人基本逻辑就是这样。所以从大的企业使命以至于我们最后将企业使命步步细化,分解为KSAO,即我们所说的胜任力、素质等等。KS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