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社工实务初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观看结束!!! 3、正式的家庭工作机构包括( )。 A、妇联 B、工会 C、社区居委会 D、村委会 E、派出所 4、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任务包括( ) A、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 B、解决家庭养老问题 C、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D、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E、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 ABCD ADE 5、政府体制内的家庭社会工作包括( ) A、家庭救助与生活服务 B、专业的心理咨询 C、婚姻调解 D 、针对家庭开展的教育与培训 E、妇联组织的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 6、适用于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有( )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行政 E、社会工作督导 ACDE ABCD 第十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 专业性 科学性 艺术性 实践性 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 属性: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在学校领域所实施的一种专业服务。 对象:全体学生,尤其是“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 功能:协助学生与“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学生在社会和情绪方面的困扰或问题,调适其偏差行为,帮助学生成长。 目的: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协助学生准备面对现在及未来的生活,养成健康人格,培养积极品质,优化社会关系,实现满意人生。 例、小华今年12岁,从小体弱多病,父母非常关注他的饮食,对他百般呵护,不但接送他上学,陪他做功课,晚上还帮他洗脚。在学校,小华常因打扫卫生等事与同学发生摩擦,同学嫌他做事“笨”,都不愿意与他分在一组做值日,因此小华提出不想去上学了。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小华( ) A.培训学习习惯 B.改善人际关系 C.培养独立能力 D.改善健康状况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针对学生一般需要) 学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需要 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的需要 情绪觉察与情绪管理的需要 1、明确生涯目标 2、注重能力培养 3、结合学习生活 4、优化学习方法 1、帮助学生自我觉察 2、提高学生个性品质 3、促进学生养成技能 4、协助学生自我成长 1、帮助学生悦纳自己 2、帮助学生肯定自我 3、协助学生发掘潜能 4、协助学生规划未来 1、学会认识情绪 2、能够辨别情绪 3、懂得掌控情绪 4、正确处理情绪 例、处于青春期的小亮最近学习遇到困难,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不是摔东西就是与父母吵架,有时甚至离家出走,整天泡在网吧。社会工作者与小亮面谈后,共同确定了帮助小亮的工作目标,即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并改善学习状况。社会工作者对小亮进行情绪管理辅导的起点是( ) A.学会认识和辨别情绪 B.规避情绪暴躁的负面影响 C.学习正确控制情绪方法 D.防止情绪暴躁造成的后果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针对学生特殊需要) 针对学业困境学生 针对人际关系困境学生 针对家庭生活困境学生 针对心理状况困境学生 针对特殊行为群体学生 1、个案工作方法 2、小组工作方法 3、与任课教师合作 4、协调利用社会资源 1、个案工作方法 2、小组辅导方法 3、与学校教育结合 4、资源整合方法 1、予以情感支持 2、发展支持系统 3、挖掘社会资源 4、开发学生潜能 1、个案工作方法 2、小组辅导方法 3、学校宣传手段 4、整合资源方法 1、暴力倾向学生 2、网络成瘾学生 3、违纪行为 例、小琴是一名高二学生,以前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自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考的不理想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情绪非常低落,最近厌学的情绪非常严重,越来越不喜欢学校,针对小琴的问题,作为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她制定的个案工作目标可能包括( )。 A.改变小琴过分看重分数的想法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C.改善与父母的亲子关系 D.改善与老师的师生关系 E.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抗逆力的理论与方法 个案管理方法的组织与运用 团体辅导方法的组织与运用 1、抗逆力 即“复原力”、“压弹”、“耐挫力”,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 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 2、抗逆力的表现形式 常规形式:亲社会取向的行为方式 非常规形式:反传统、反社会、反主流的行为倾向 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外部支持 因素 内在优势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