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2 古代诗歌鉴赏Ⅰ
课时作业(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夜吴歌
李 白
秋 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 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写作角度明显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秋歌》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表达了女子担忧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意思对即可)
(2)《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的描写,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意思对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①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②?
汴河曲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①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②不较多:差不多。
(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寓吊古伤今之意,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
(2)皮诗以议论为主,欲贬先褒,角度独特,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隋炀帝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大禹并提,实则表达了对隋炀帝的批判;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通过描写眼前的汴河,抒发了作者的吊古伤今之情以及历史沧桑之感。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江上秋夜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注】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井梧:井边的梧桐。
(1)这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朱淑真的诗中诗人因孤寂伤感而无眠。道潜的诗中诗人因夜雨风急而难眠。
(2)朱淑真的诗“月在梧桐缺处明”描绘了一幅梧桐萧萧、秋月高悬、秋夜疏朗的月色图,衬托了诗人的孤寂落寞。道潜的诗“月在浮云浅处明”描绘了一幅风停雨住、月出浮云的清新、宁静的秋夜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永康市委统战部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VIP
- 教你三步查看老婆微信聊天记录.docx VIP
- 2022年公务员考试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 VIP
- 兴澄特钢海洋工程用钢研究与开发现状..ppt VIP
- 运动解剖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藏文四级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新解读《GB_T 20970-2015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工具 封隔器和桥塞》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