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春联古诗两首.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雾凇春联古诗两首

23、雾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80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祖国东北的吉林省更是冷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可就在此时此地,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称为我国著名的中国自然奇观。 2、板书课题:雾凇 3、指导看图,初步感知雾凇奇观。 过渡: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出现了雾凇景观。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讲人们观赏雾凇时都会发出赞叹。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字形。 2、师 讲解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总第8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 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 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 出示复合片 “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5、指导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第三课时(总第8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提默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由练习。 1、自由背诵,同位互相检查。 2、指名背诵。 三、造句练习 1、出示课后句子,指名读。 2、说说加点词的意思,比较它们的差别。 渐渐地:多表示程度和数量的逐步增减,一般多指随着时间而变化。 慢慢地:多指速度慢,行动迟缓。 3、练习造句 文献摘录: 雾凇:低温时过冷雾滴或水汽在树枝、电线等物体表面凝聚而形成的冰晶沉积物。常在严寒的雾天或相对湿度很大的雾天出现,一般呈白色或乳白色。过冷雾滴凝聚成的雾凇,常呈毛茸茸的针状,而水汽凝结形成的雾凇,常呈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它们多附在物体的迎风面上,结构较松脆,受震动后易塌落,中国东北吉林市依山傍水,松花江从市内汩汩流过,每年进入腊月,十里长堤边的垂柳、青松常常结满厚厚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