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_围城_答谢崛博士_邓晓芒》.pdf

《形而上学的_围城_答谢崛博士_邓晓芒》.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而上学的_围城_答谢崛博士_邓晓芒》.pdf

年 月 学术月刊 , 2011 11 Nov 2011 第 卷 月号 43 11 AcademicMonthl Vol.43 No.11 y “ ” 形而上学的 围城 ——— 答谢崛博士 邓晓芒 ( , ) 华中科技大学 哲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4 [ ] , 摘 要 谢崛的文章包含一系列谬误 一是对中西形而上学本 , , 身的构成方式有误解 因为中国传统形而上学不仅仅是实践论的 , 而西方形而上学也不仅仅是认识论的 双方的比较应该建立在这 , , 些要素的结构模式上 而不是有无某种要素上 否则是失之简单化 ; , 的 二是对哲学史的诸多事实作了错误的描述 如对亚里士多德存 在论的误解和断言康德以前没有人把形而上学与实践的人相联 , , 、 “ 系 以及对西方伪善观的肤浅化 对康德自由观 黑格尔 现实的就 ” , ; 是合理的 命题的误读等等 都表明他对西方哲学史不太熟悉 三 , 是对这些事实的评价带有一种错位的偏见 这种偏见站在西方社 , 会的角度看也许是有道理的 但放在中国社会的语境中却展示了 一种“ ” ; 、 、 、 围城 现象 四是在善恶观 自由观 反思观 信仰观等等方面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种族主 , 。 义倾向 这是不利于对理论问题的澄清的 [ ] 关键词 中西哲学比较 形而上学 逻辑理性 直觉悟性 围城 [ ] ( — ), , , , 作者简介 邓晓芒 1948 男 湖南省长沙市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西方 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B0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1- - - 《 ”。 , 有幸读到谢崛博士与我对话的文章 形而上 而上学观而展开的 这样看来 谢文所提出的七 ① 》 ( “ ”), 。 (“ ” ) 学的迷惑 以下简称为 谢文 启发良多 谢 个方面的问题 信仰观和实用观 合并为一个 , 博士花了不少功夫来读我的几本书 并由此提出 ,“ ” , 中 形而上学观 是最核心的 所以首先要提出来 , , 一些不同看法 这使我在感谢之余 也有了一种回 。 , ? : 讨论 那么 谢文如何提出问题呢 他说 。 应的义务 下面我就谢博士所提出的七个方面的 “ , 中国学术界在 是西方的形而上学强势 , 。 质疑逐一回应 以就正于谢博士 ” 还是中国的形而上学强势 问题上颇多争议 …… , 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分清这样两个 、 一 形而上学观 , 方面 即形而上学究竟只是认识论的问题还 谢文一开始就批评我的思想中有很多偏颇和 是既是认识论的问题, 。 更是实践论的问题 ,“ 、 、 自相矛盾之处 这表现在他的善恶观 自由观 认 , ; 如果是前者 那西方的形而上学无疑强势 而 、 、 、 、 识观 反思观 信仰观 实用观 语言观等诸多问题 上。 ,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多 但实际上都是哲学中 :《 ——— 》, 《 ① 谢崛 形而上学的迷惑 与邓晓芒教授对话 载 学术月 , 最基本的问题 都是围绕着一个人的哲学观或形 》, ( )。 , 。 刊 2011 11 凡是引用此文处 不再一一注明 · · 14 ◇ 对话与交锋 , 。 , 、 , 如果是后者 那中国的形而上学肯定强势 以 不论是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还是后来的哲学 , , , “ [ 我觉得 这样提出问题未免太简单化了 有点像幼 家 决不是如谢文所断言的 完全忽视了它 形而 :“ ?” ] 儿园小朋友吵嘴 你爸爸厉害还是我爸爸厉害 上学 与作为实践个体的人的联系和人在形而上 “ ” , ”。 ,“ 我不太清楚谢文所谓的 强势 究竟是指什么 是 学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谢博士以为 在西方形 、 ? 、 ? , 更好 更有效 规模更庞大 更深刻 还是可以把 而上学发展史中截止到黑格尔 唯有康德把形而 ? 。 :“ ”, 对方包括进来 好像都不是 他说 西方哲学在 上学和作为实践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由此 ③ 。” , , 。 认识论上一向是占有优势的 从这句话判断 应 看出 他对西方哲学史的确不太熟悉 。 “ , , 该是指西方人对认识论研究得比较多些 而 中 当然 与中国哲学相比 西方哲学在康德以前 , 国的哲人们很少乃至几乎无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 虽然不是完全忽视人的实践 但至少是把认识凌 。 , 。 探讨形而上学问题 相反 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 驾于实践之上的 这一传统从苏格拉底将美德归 , , , 人的行为实践和社会关系上 而形而上学只是他 结到知识上来就已经开始了 并且经久不衰 直到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