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期从事文秘工的几点体会
长期从事文秘工作的几点体会
长期在当地政府机关和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办公室工作连续工龄近30年之久。现任福建省松溪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和退管办负责人。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属于“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的人。现为为当地文联协会会员,并受聘于多家报刊杂志特约作者等职。近年主要从事秘书学公文学研究工作。先后在《秘书工作》《秘书》《秘书之友》《办公室业务》《应用写作》《当代秘书论坛》及《福建信访》等专业性秘书刊物发表文稿100余篇。200年获福建省首批“文秘资料技师”称号。文秘工作,最需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所谓“孜孜不倦抓学习、兢兢业业干工作、勤勤恳恳搞服务、任劳任怨做奉献”及“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不懈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等,所以,其工作常常不显荣于人前,却需常常吃苦于人后;从事文秘工作的人,也常常被称作是“无名英雄”、“幕后精英”、“铺路石”、“老黄牛”等。作为一名基层文秘工作者,笔者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在县级政府机关、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前后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来,我的工作可以说基本没有离开过办公室文秘工作一步,所经手承办过的文字材料、会议会务、后勤保障事及所服务与接待过的各级领导和群众可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在县级政府办公室从事综合文字秘书工作整整十年中,几乎主笔完成了期间所有的政府工作报告、汇报、总结、计划、大型会议文件材料、纪要及领导讲话及“九·五”、“十·五”计划纲要等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亲身经历并完成内贸流通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税费、乡镇综合等重大改革所涉各种调研、方案、阶段性动员部署、汇报、总结等大小文字文件材料的撰写任务。在长期的“笔耕”和“三服务”生涯中,当然是既有成功的体会,也有失败的经历,个中滋味,可以说是“苦”、“难”、“乐”相互交织。
“苦”。文秘工作之苦,素有“三苦”之说,即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感情痛苦。的确,写材料,做文章,“爬格子”,管后勤,搞服务,说不苦,哪是天大的假话(当然苦中也有难的成分)。关于“三苦”,我想只要引述几句人们比喻、评价或形容文秘工作的“行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默默无闻做着轰轰烈烈的事,辛辛苦苦做着风风光光的人”、“幕后一身汗,台前靠边站”、“鞍前不越位,马后不掉队”、“两眼一睁,忙到黑灯”、“白天一条龙,晚上一条虫”等,便是形容文秘工作辛苦的;再比如“政治上的红人,工作上的忙人,生活上的穷人,身体上的病人”、“权力不大责任大,待遇不高要求高”、“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吐苦水,没油水”等,则是形容文秘工作清苦的;而“一心一意、两旁站立、三餐不饱、四肢无力、五指摸黑(加班加点)、六神无主(按领导意图办事,献计献策而不能决策拍板等)、妻(七)怪子怨、八面玲珑、久经(酒精的谐音,比喻经常要搞接待)考验、十(实)在难美”等,却是形容文秘工作感情复杂和痛苦的。虽然这些话带有几分戏谑和调侃的味道,但却颇能把秘书工作的“三苦”程度和状况反映出来。当然,文秘工作之苦,还远不止这些。我感到最苦者还当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熬”。熟悉文秘工作的人都知道,文秘工作是“年年马拉松,天天短平快”的事,必须吃得起苦,稳得住神,经得住“熬”,耐得住寂寞。因为写材料毕竟也是一项脑体并重的创造性劳动。要使材料既有思想、又有观点,既有思路、又有措施,既有理论高度,又可实际操作,就不仅需要较深的文字功底,而且需要有实践工作经验,这些无疑都有赖于平时的学习、思考和积累,因此是种颇为劳心费神的事。搞文字材料人的大脑,一天到晚基本没有多少闲着的时候。每当任务下达,就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上,走路的时候在想,吃饭的时候在想,连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还在想;有时候半夜时分突然有了灵感,再困再累(其实经常就根本睡不着或不敢睡着),也会习惯性地爬起来记在纸上,生怕一觉醒来给忘了。也因此,搞文秘工作的人熬夜、失眠等是常有的事。
二是“憋”。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你不可能对所有的“材料”都样样精通,有些材料因你过去不熟悉,肚里“没货色”,又没有现成的可参考,领导却突然让你写,那你也得写,得“憋”。很多情况下,任务来了,就要开始四处找材料,想观点,寻素材,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有时枯坐半天甚至到深更半夜,或因身心俱疲,或因手头缺素材,纵使绞尽脑汁,也还是难着一字,出现思维“断流”、思想“断层”和文思“枯竭”等现象,想到第二天一早你必须把材料交上去,这时就会急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汗流浃背”,那种搜肠刮肚而又“憋”不出来的惨状,真是苦不堪言。但不管怎么无奈,你还得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而且写出的东西“糊弄领导”还不行。这样,你又会强打起精神,充分调动自己方方面面的“资源”,尽最大努力,直到把材料给“憋”出来。
三是“过”。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