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VIP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有些人的少年时代如白jū( )过隙,充满惆怅;有些人的少年时代,五彩纷呈、乐趣荟cuì( );有些人的少年时代,徜徉在浩淼的书海中, xié( )取最美的果实。愿我们的少年时代都juān( )刻着最美的记忆。蓦然回首,年华无限…… 2.根据提示用课文内容填空。(8分) (1) ,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青山有幸埋忠骨, ____________ 。(杭州岳庙对联) (4)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5)《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6)乐观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会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 ”来激励自己。(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填写。)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懂得根据客 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两文的出处分别是《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B、《社戏》一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小时侯在平桥村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德和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沈从文在《端午日》中凭着对湘西民俗的细致观察,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子的欢快 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写。小说的第14章《“海盗” 生 活》中,三个小海盗分别指汤姆、乔和哈克。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一蹴而就。 B、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任何人的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日本领导人将把两国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这样雅致的漆器屏风,再配上这般端正清秀的书法,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D.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5.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4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败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通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通州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 第 句,修改意见: 。 第 句,修改意见: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15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duejh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