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赵耘.pdf.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赵耘.pdf.doc

动物医学进展, 2004, 25 (1) : 39 42 P rog ress in V eterina ry M ed icine X 2 2 2 2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赵 耘, 宁宜宝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 S852. 651; S858. 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038 (2004) 01 0039 04 摘 要: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由 于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故而为清除本病作 了很多工作。猪瘟疫苗的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 要手段。猪瘟疫苗包括灭活苗、弱毒苗及基因工 程疫苗。猪瘟兔化弱毒苗因其优良的免疫原性 是目前猪瘟防治应用最为广泛的疫苗之一。基 因工程疫苗是目前猪瘟疫苗研究的热点领域, 其包括亚单位疫苗、合成肽苗、活载体苗、核酸 疫苗等。值得一提的是猪瘟病毒标记疫苗研究 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已出现商品化的亚单位 标记疫苗, 可使猪瘟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区别 更为简单、快捷。本文就猪瘟疫苗的发展及应用 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猪瘟; 灭活苗; 弱毒苗; 基因工程疫苗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疾病, 对养猪业 影响很大。1984 年国际兽疫局(O IE ) 将其列入A 类传 染病, 我国目前也将其定为- 类传染病。猪瘟的防制历 来是全世界猪瘟存在国非常重视的课题, 为此各国都投 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疫苗和疫 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以疫苗接种为防 制猪瘟主要手段。猪瘟疫苗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灭活 苗、弱毒苗到现在的基因工程疫苗。本文就猪瘟疫苗的 发展、应用作简要概述, 以期为猪瘟的最终控制和消灭 提供理论依据。 1 猪瘟灭活苗 过去使用结晶紫制备灭活苗。皮下注射灭活苗安全 性良好, 但注苗后的免疫力通常不高, 免疫应答延迟, 既 使在数次加强免疫注射后也只能持续几个月。注苗猪对 强毒攻击虽然表现良好的临床抵抗力, 却对病毒感染敏 感, 而且强毒能穿透母体组织而感染胎儿。 Do rset 等首先创制了猪瘟结晶紫灭活苗和组织疫 苗。我国马闻天等 1947 年试制过猪瘟灭活疫苗。何正 礼、方时杰、胡祥璧及李崇道等于 1951- 1952 年相继报 道用不同毒株试制疫苗成功, 其中以石门系毒株血毒 苗, 效果最好。结晶紫甘油(0. 25% ) 和血毒之比为4∶1, 38 ℃减毒 5~ 7 d 都可制出好疫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注苗后 6 个月和 10 个月仍有良好的保护力[ 1 ]。另外 D henn in ( 1976 年) 报道用野毒株 A lfo rt A 19 株在 PK 15 细胞上增殖培养, 病毒经超滤浓缩、聚合甘油醛 灭活、加油佐剂制成灭活油苗, 猪皮内接种 2. 5 mL , 接  种两次, 或 1 次皮内接种 5 mL , 免疫 2 个月后进行强毒 攻击, 结果完全保护, 保护力至少持续 1 年以上。 2 猪瘟弱毒苗 1 兔化弱毒 1946 年开始, 国外相继有 B aker ( 1946 )、Ko 2 p row sk i 等人报告用不同方法将不同的猪瘟病毒适应 于家兔, 成为对猪毒力减弱的变异毒株。但这些变异毒 株接种猪仍可诱发严重反应及死亡。 我国 1954 年成功培育出猪瘟兔化弱毒株并制成疫 苗 (CL S) , 也叫“C 株”或“K 株”。疫苗病毒的复制主要 在淋巴样组织, 特别是扁桃体, 但有时能从肾脏检查出 苗毒抗原。该苗毒株虽然可以通过怀孕猪的胎盘屏障, 但不感染胎儿引起任何畸变。猪瘟兔化弱毒株毒力不返 强, 在猪体内连续传代后仍保持原弱毒的特性。对乳猪 和种猪无残余毒性。接种各年龄的各品种猪, 不产生猪 瘟临床症状, 仅出现轻微病毒血症, 免疫后 4~ 32 d 内, 免疫猪不从尿中排毒, 免疫猪与非免疫猪同圈饲养 d, 不发生接触感染。检查免疫猪脏器带毒情况, 证明 免疫后 7 d 的猪体中脾及液中血尚存微量毒, 17 d 以 后, 免疫猪的血液、脾及骨髓中已均无病毒存在。免疫 10~ 14 日龄哺乳仔猪, 不影响发育, 注射怀孕 1~ 3 月 母猪, 不引起流产、死胎[ 1 ]。 中国兔化弱毒能否在传代细胞系培养这是上世纪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初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研究的 热点之一。R ivero (1988 年) 等报道将猪瘟兔化弱毒C 株在M PK 细胞及R K 细胞上适应培养, 结果C 株更适 应在M PK 细胞上增殖, 而且在M PK 细胞上增殖后对 兔子的毒力有所增强。1990 年 R ivero 等利用已适应 M PK 细胞的猪瘟兔化弱毒制苗对 2 月龄猪进行免疫, 然后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