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理论 专题八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中国粮食、棉花、肉类、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以及钢、煤、水泥、化肥等210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并成为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兴电子产品和彩电、冰箱、汽车等现代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大国。 中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2008年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外汇储备迅猛增长,2008年底达到194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已成为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52―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679亿元增加到30多万亿元,实际增长76.8倍,年均增长8.1%。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 如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 现有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经济奇迹”。 —林毅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占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又好又快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49—1978 市场经济前的选择——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优点: (1)能集中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2)在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合理布局经济结构; (3)防止两极分化。 评价: 这一体制建立以后,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生产力落后、综合国力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对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权力过度集中的国家统制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排斥了市场机制的功能,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忽视了其他手段尤其是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 分配制度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僵化的体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自我封闭造成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过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必然引发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 1978—1992 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阶段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会,明确提出经济改革的要求,要下放经济管理权力、重视价值规律。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4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突破了以往对商品经济的狭隘认识。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是内在统一的,计划和市场作用的范畴是覆盖全社会的,要综合运用两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虽未明确提出,但已势在必行。 1992— 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明确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不涉及“姓资”“姓社”问题。 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市场经济正式写入宪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并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这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根本区别。 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与平等性; 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 间接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在国际交往中,遵循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准则。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部分,必然体现出社会主义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