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孤影·孤云——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pdfVIP

孤舟·孤影·孤云——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孤舟·孤影·孤云——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pdf

孤舟 ·孤影 ·孤云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 韩付强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古今多有论及,但大都围绕其思想的儒与道、仕与隐、世俗与超脱的争论 展开,多认为陶渊明最终是超越孤独、超越世俗的任真固穷之人。 这无疑将陶渊明其人其诗简单化了。 本文主 要依据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试图对其中所暗含的孤独作出恰当的分析与解释,进而认为陶渊明诗文中的“孤 独”容纳了陶渊明思想最复杂也最富有争议的两部分,即世俗与超俗。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孤独;世俗;超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15)03-0059-07         眇眇孤舟逝,绵绵思归纡。 (《始作镇军 不遇赋》) 参军经曲阿》) 明代潜玉曰:“靖节先生,孤士也。 篇中曰孤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杂诗》其 松,曰孤云,皆自况语。 人但知义熙以后,先生耻 二) 事二姓,孤隐于醉石五柳间,而不知义熙以前,虽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咏贫士》 与镇 军、督 邮, 同尘错 处,而先 生 之 孤若 其一) 故。”[1](P174) 由此可见,伴随陶渊明一生的孤独感 上面所摘的三联诗句分别作于陶渊明仕宦 始终是挥之不去的。 这与我们所熟悉的安贫乐 末期、归隐田园后和晚年。 “孤舟”、“孤云”、“孤 道、淡泊超然的陶渊明形象是大异其趣的。 就我 影”等富有审美意味的意象,让人不难体会到陶 们最熟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说,其 渊明的孤独。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三联诗句和三个 见于陶渊明隐居田园时所作的组诗《饮酒二十 意象,是想从陶渊明这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窥见 首》(以下简称《饮酒》)的第五首。 然而细读《饮 其整个人生的境遇和心态,即孤独境遇与孤独感。 酒》,我们会发现组诗中所蕴含的孤独感和它表 事实上,类似的表达在陶渊明各个时期的诗作中 达的瞬间的超脱不相上下。 鲁迅先生曾经就陶诗 多次出现: 提醒过我们,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 [2] 渐惭华鬓,负影只立。 (《命子》) 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 我们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辛丑岁七 阅读陶诗,自然也不能对全篇中的孤独意识视而 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不见。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 一、闲居寡饮的孤独 来兮辞》) 陶渊明隐居田园20余年,看似宁静祥和的田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饮酒》其 园生活却充满了动荡和不安。 外部世界战乱不 四) 断,最后以至于改朝换代。 田园内部,隐居后不久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感士 便遭火灾,移居后陶渊明害大病,中间又有朝廷的 [收稿日期]2015-04-18 [作者简介]韩付强,河南省驻马店市人,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60 殷都学刊                                   

文档评论(0)

我才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