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第9部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成电路设计第9部分

非光学曝光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电子束光刻 电子束直写 限散射角电子束光刻 X射线光刻 第一代PXL 第二代PXL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 下一代光刻技术(NGL) 光学光刻技术通过提高数值孔径、利用短波长光源、移相掩模技术、光学邻近校正等技术获得发展。 但成本较高,一套利用光学邻近校正技术的光刻掩模就需要200万美元。且只能生产2000~3000片晶圆。 由此需要考虑下一代光刻技术(NGL),统称为非光学光刻技术。 下一代光刻技术之光源 下一代光刻技术主要考虑两种能源:X射线;电子束。其波长很短,衍射效益不再对光刻分辨率起决定作用。 但是高能量能源对掩模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解决方案: 无掩模电子束直写 薄膜型掩模版——接近式X射线光刻,投影式电子束光刻。 反射掩模版——投影式X射线光刻。 一、直写电子束光刻系统 电子束光刻系统可以用来制造光刻掩模版,也可以用来直接产生图形。 大部分直写系统使用小电子束斑,相对晶圆片移动,一次对图形曝光一个像素。 具有光栅扫描和矢量扫描两类方式,电子束几何形状可以固定,也可以改变。 直写系统对电子束的要求 高强度(亮度),高均匀性,束斑小,稳定性好,寿命长。 亮度的测量单位是每立体角弧度、每单位体积的安培数。 电子束的发射方式: 阴极加热,电子从阴极逸出—热电子发射。 利用大电场发射--场助发射。 加热和施加大电场---热场助发射。 利用光照发射电子---光发射。 电子束的发射方式 热电子源 热电子源亮度高,可以选择蒸发小的灯丝材料延长使用寿命。 电子流被加速,然后收集,收集到的电子能量强度就是电子束的亮度。 多数热电子源使用材料:钨、含钍的钨、六硼化镧。 热电子源灯丝材料 钨灯丝可以在0.1mTorr下工作,电流密度大约0.5A/cm2。亮度小于2×104A/(cm3×sr)。 含钍的钨阴极在同样的灯丝电流下亮度低一些,需要更高的真空(0.01mTorr),但电流密度可以达到3A/cm2。 六硼化镧阴极最为流行。电流密度可超过20A/cm2而亮度接近106A /(cm3×sr) ,但真空要求高,需达到10-6Torr。但必须采取措施保护,避免突然失去真空。 热电子源灯丝材料(续) 灯丝电子流源的重要参数是标称大小或者叫截面直径。金属灯丝产生的束流很宽,聚焦比较困难。 典型的六硼化镧源,截面直径约10μm,即使具有很大的电流密度,亮度也要大幅降低才能实现深亚微米的分辨率。 Zr/ W/O材料在混合气体(90%的N2和10%的H2)中退火,用于有热场辅助的发射枪,截面直径小于20nm,可以达到10nm的束斑,1000A/cm2的电流密度。 电子束流的整形 电子流产生后,需要整形成窄的束流。一般采用2-3组静电透镜、多种消影装置、刀口等实现。 最终束斑直径: 其中:dc是球面像差,ds是由于非零能量分布引起的色差,d0是理想透镜的直径。 d受电子流源的有效尺寸和空间电荷效应的限制。 典型电子束系统剖面图 EBL中利用掩模板改善系统产量 绝大多数EBL系统使用高斯束流,束流强度从中心起,沿半径方向的变化接近高斯分布。 为改善电子束光刻产量低的缺点,结合直写、投影两种光刻技术,形成一定形状的束流,研制出专用EBL系统。 掩模板只有很少的预先做好的几何图形,多次重复使用。 掩模板包括一个空白区,电子束流通过空白区形成非标准几何图形。 EBL中利用掩模板改善系统产量 束流成形提高产量 产生可变形状电子束的方法提高产量。电子束流被方形光阑拦截掉一部分,通过改变偏转量大小,改变线条的宽度和长度。即x,y方向的整形分别进行。 静电透镜转动可以用来产生与主轴成45°(或其他任意角度)的矩形。绝大部分微电子电路图形由矩形组成,这样可以有效实现EBL。 大量的像素可以同时曝光,但线宽控制较难!产量显著上升。 束流成形提高产量 曝光矩阵 光栅法提高产量 光栅扫描被用在第一代EBL中,包括贝尔实验室的EBES。 电子束首先通过一对留有间隔的电极板,使电子束偏转而被阻断。 另一对偏转板驱使电子束实现扫描。同时载物台可以实现在垂直于电子束方向上的平面上位移。 电子束束斑大小是最小特征尺寸的1/2~1/5。 光栅扫描和矢量扫描 光栅扫描和矢量扫描(续) 光栅扫描每一像素都需要扫描到,曝光时间与图形形状无关,电子束由快门控制,在对象上扫描。 矢量扫描由图形决定扫描通道,只对需要曝光的芯片部分进行扫描。需要曝光的位置参数传给数模转换器,控制电子束只在需要曝光的区域曝光,利用软件将扫描区域排序,优化系统扫描时间。 矢量扫描图形地址的精度简单的取决于数模转换器的字长, 利用高速、宽字长的转换器,就可以曝光极小的格点。 电子束曝光的邻近效应 电子束光刻的分辨率取决于电子束束斑尺寸大小以及电子束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