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改进.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 要 摘 要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它能够 o 把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降低操作温度到600 C 甚至以下的中 低温,是SOFC 商业化的目标之一。本论文将通过对阴极、电解质和阳极的研究, 探索SOFC 中低温运行的可行性。 首先,阴极是SOFC 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氧分子被还原的场所,因为氧还 原需要较高的活化能,所以阴极的极化电阻占电极电阻的绝大部分,并且制约了 电池的总电阻(内阻)。在论文第二章,将采用离子浸渍法,制备以传统阴极材 料 La Sr MnO (LSM)为骨架的,以纳米 Ce Sm O (SDC)粒子修饰 1-x x 3±δ 0.80 0.20 1.90 的LSM-SDC 复合阴极。通过改变LSM 骨架的烧结温度和SDC 粒子的热处理温 度来优化电极微结构,从而提高电极性能。实验发现,在以 SDC 为电解质的对 称电池上,随着 LSM 骨架烧结温度的升高,界面电阻变大,高温导致 LSM 粒 子长大,从而降低了三相界面的长度。在 600~800oC 的温度范围内,提高 SDC 的烧结温度,界面阻抗变小,这是因为浸渍的SDC 促进了电极和电解质的结合, 高温使二者结合加强。当温度升高到 850oC 后,高温使 SDC 粒子过度长大,降 低三相界面长度,增大界面阻抗。所以浸渍法的烧结温度的优化,取决于提高电 极与电解质结合(高温)和抑制粒子长大(低温)。 第三章,用离子浸渍法在新型电极材料Sr Fe Mo O (SFM)上浸渍SDC 纳 2 1.5 0.5 6 米粒子,制备了 SFM-SDC 复合阴极。当浸渍的 SDC 质量达到总电极质量的 o 2 2 40wt.%后,750 C 时,界面阻抗下降到0.11 Ωcm ,仅为纯SFM 阴极(0.27 Ωcm ) 的40%。用电导弛豫法测量了SFM 材料的氧表面交换系数(kex)和氧化学扩散 -5 -1 -5 -4 2 -1 系数(Dchem),二者分别为 1.4×10 cms 和 10 ~10 cm s 。当在SFM 表面部分 覆盖 SDC 纳米颗粒后,表面交换系数提高了约两个数量级。此发现说明,浸渍 SDC 纳米粒子,加快了SFM 电极的表面氧交换速率,即增强了阴极的表面过程, 从而降低了电极阻抗。此发现确定了纳米粒子改善电极性能的机理,也为浸渍法 优化电极性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掺杂氧化铈(DCO)电解质在阳极气氛下容易被还原,产生内短路的电子 导电,引起电压下降,为此在第四章,通过研制一层不传导电子的阻隔层,组成 双层电解质,切断电子传导通路,来提高输出电压和电池性能。第一部分,用氧 化鈧稳定的氧化锆( ScSZ )做电子阻隔层,电池结构为 Ni-SDC//ScSZ/SDC//SSC-SDC,开路电压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保持在 1.0V 以 o -2 上,600 C 的最大功率密度达625 mWcm ,并且在60 小时的测试中,电池性能 保持稳定。第二部分,用电导率较高的氧化铋基电解质Y Bi O (YSB)作 0.25 0.75 1.5 I 摘 要 为电子阻隔层。开路电压有所提高,但是没有ScSZ/SDC 双层那样明显。同时, 高电导率的YSB 电解质,降低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