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低碳贝氏体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 刘宗昌 摘 要 超低碳贝氏体钢是一类高强韧性的新型钢种,其组织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尚少。 应用纯铁、超低碳合金钢,加热奥氏体化后激冷;得到的等轴状铁素体、块状组织和超低碳贝氏体等组织形貌,认为超低碳的块状转变组织与超低碳贝氏体都是中温区转变产物,本质上是一致的。 超低碳贝氏体在中温区,以γ?α多晶形转变的形式转变为贝氏体,在形核-长大过程中,碳原子和替换原子以热激活跃迁方式进行位移,是界面控制过程,转变速率较快。 纯铁(a)和Fe-Ni合金(b)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 1.试验用钢和试验方法 应用Gieeble热模拟试验机测定X65钢的CCT曲线。得到的块状组织和超低碳贝氏体,采用QUNTA-400环扫电镜、JEM2010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2.块状转变的组织 纯铁、含0.041%La的稀土钢的块状组织(冰盐水中冷却),LOM 3. 超低碳贝氏体的组织形貌 1.4~1.6Mn,Nb、Cu、Ni、Mo、B元素总量为0.8~1.2%的超低碳贝氏体组织,LOM TEM (a)含有0.029%La的稀土钢条片状贝氏体中的亚单元和位错,(b)超低碳贝氏体中的高密度位错 4. 超低碳贝氏体的形成 贝氏体的转变机理已经争论近40年,而在超低碳钢中的贝氏体形成机制尚很少触及。 在贝氏体理论论争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贝氏体相变时过冷奥氏体中是否存在贫碳区。而本研究的是超低碳钢,钢中的碳含量仅仅0.02%-0.07%。此钢在加热奥氏体化时,碳原子主要被晶界等晶体缺陷所吸纳,奥氏体晶格中到处是“无碳区”。因此不必讨论贫碳区和富碳区的形成机制问题。 这种情况下无碳的奥氏体区域转变为贝氏体则相当于γ?α多晶形转变。 4.1超低碳贝氏体的形成与纯铁的块状转变的关系 稀土钢、X65钢,其过冷奥氏体在较高温度下,原子扩散速度较快,发生长程扩散的A?F转变,形成等轴状铁素体组织,如图6(b)的F区。当冷却速度大于25℃/s时,进入图6(b)的B区,则可得到条片状的贝氏体组织。 块状相变的特点是:其一,无成分变化;其二,是界面迁移速率极高;其三,是具有不规则界面的块状形貌。但是,有人指出块状组织也可以呈现条片状特征。从图1,图2可见,铁素体既有不规则块状,也有条片状的。这种组织形貌与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中的贝氏体铁素体(BF)片条颇为相似。 Mn-Mo-Nb-Cu-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的CCT图(屈服强度600~1000MPa) 超低碳钢的块状转变和超低碳贝氏体相变同属于一类相变 超低碳贝氏体钢的块状组织和超低碳条片状贝氏体组织,晶格类型相同、具有亚单元、高密度位错等亚结构。显然,超低碳贝氏体钢的“块状”组织和超低碳贝氏体组织本质上没有区别,仅仅在形貌上从块状演化为条片状。而块状组织也可以为条片状。 这样看来,超低碳钢的块状转变和超低碳贝氏体相变从化学成分、晶格类型、组织结构、动力学等方面看来,同属于一类相变,即中温区的贝氏体相变。 4.2超低碳贝氏体的形成机制 (1)结构涨落可以形成体心核坯;(2)能量涨落可以提供核坯和临界晶核所需要的能量上涨。由于新旧相成分相同,不需要浓度涨落。各种涨落的非线性正反馈相互作用,使涨落迅速放大,致使奥氏体结构(fcc)失稳而瓦解,建构bcc结构的BF晶核。 无碳的γ相则以“块状相变”机制迅速形成贝氏体铁素体晶核,实现γ→α(BF)转变。 (a)原子越过界面时自由焓变化示意图 (b)原子从γ→α热激活迁移,界面移动示意图 4.3转变温度对超低碳贝氏体形貌的影响 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转变温度也较低,组织形貌由块状演化为条片状贝氏体。 非共格畸变能U= 弹性模量E是温度敏感的物理量,温度越高,弹性模量迅速降低。在较高温度时,弹性模量较小,因而相变畸变能小,新相晶核可为球状,最后长大为等轴状晶粒。随着温度的降低,弹性模量E迅速增大,畸变能变大,这时新相晶核逐渐演化为盘状、针状等形貌,晶粒由块状演化为条片状,形成条片状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 在惯习面上形核长大时,畸变能较小。 条片状贝氏体铁素体的长大方向与位向关系有关,新相沿着某晶面长大,以减小畸变能,最后长大为条片状贝氏体组织。 6.超低碳贝氏体的生产技术 1).复合吹炼,钢包精练; 2).连铸坯; 3).控轧控冷,TMCP工艺(热机械控轧工艺); 4).RPC技术(驰豫-析出-控轧工艺),贝氏体片条尺寸4~6微米; 5).X80级贝氏体钢,降碳加铌,采用HTP工艺(高温控轧技术); 6).Cu-Nb复加控制析出技术,即TPCP工艺(热机械控制析出工艺)。 5.超低碳马氏体 超低碳钢以高速冷却(大于30~100℃/s)时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 作者 邹显圣主编 项目九.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 作者 邹显圣主编 项目六.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 作者 邹显圣主编 项目七.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 作者 邹显圣主编 项目四.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 作者 邹显圣主编 项目一.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 作者 邹显圣主编 绪论.ppt
-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 作者 丁元杰 主编_ 备课提纲第七章.ppt
- 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 作者 罗印升 2011-part_01.ppt
- 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 作者 罗印升 2011-part_03-1.ppt
- 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 作者 罗印升 2011-part_04.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6章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6.0淬火钢的回火转变.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6章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6.1 Fe-C马氏体的回火.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6章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6.4 回火时残留奥氏体的转变.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6章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6.5合金马氏体的回火二次硬化.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6章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6.6 淬火钢回火时机械性能变化.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7章合金的沉淀与时效 7.1 脱溶及时效.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7章合金的沉淀与时效 7.5含铜钢中铜的脱溶与时效.ppt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作者 李颖 第八章.ppt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作者 李颖 第六章.ppt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作者 李颖 第七章.ppt
最近下载
- 遗体表面防腐操作擦拭涂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操作废液收集方法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unit1Financialsystem金融英语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2024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1] .pdf VIP
- 教学课件 管理学基础(刘璇 张永良).ppt
- 教学楼、教学楼水电施工组织计划.docx VIP
- 41水平五 篮球单元18课时计划-《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说课稿.docx VIP
- 遗体防腐操作废液排放的监测及控制现代遗体防腐技术.pptx VIP
- 我的梦中国梦——共筑中国梦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