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光通纤信系统及新技术 5.1 系统结构与类型 3. 局域网(LAN) 5.1.2 光纤通信系统的类型 5.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5.2.2 系统的性能 5.3 光同步数字传输网(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 5.3.2 SDH的特点 5.3.3 SDH的帧结构 5.3.4 SDH网络(见教材) 5.4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 5.5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SCM CATV系统 5.6 光纤接入网 5.6.3 无源光网络 PON PON中的多址技术 5.6.4 有源光网络 5.6.5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 HFC Hybrid Fiber Coaxial ——基于CATV的双向网络 2. HFC系统的频谱安排 5.7 光放大技术(Optical-amplifier ) 光放大器 5.7.1 EDFA工作原理 5.7.2 EDFA的优点和应用 5.8 光波分复用技术WDM (WDMA) 5.8.3 光波分复用器与解复用器 5.8.3 光波分复用器与解复用器(C1) 5.8.3 光波分复用器与解复用器(C2) 5.9 相干光通信技术 5.9.2 相干光通信的优点和关键技术 5.10 光孤子通信 5.10 光孤子通信(C1) 5.11 全光通信 5.11.3 光分插复用器 3.基于光纤耦合器加上光纤布喇格光栅结构 5.基于介质膜滤波器加上光纤环行器结构 5.11.4 光交叉连接器 3.波长可变交叉连接 5.12 光时分复用技术 OTDM OTDM关键技术有:超短光脉冲光源;超短光脉冲的长距离传输和色散抑制技术;帧同步及路序确定技术;光时钟提取技术;全光解复用技术。 5.10.2 光孤子通信系统 非线性效应(自相位调制SPM)和色散效应(群速度色散GVD)的相互抵消,产生光孤子。 要点: 光孤子源——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关键,脉冲宽度为ps数量级,并有规定的形状和峰值 光调制器——使信息对光孤子流进行调制 掺铒光纤放大器和光隔离器 周期地插入EDFA——向光孤子注入能量,以补偿因光纤而引起的能量损耗,确保光孤子稳定传输 实验结果:对光纤线路直接实验系统,在传输速率为10Gbps时,传输距离达到1000km;在传输速率为20Gbps时,传输距离达到350km。 对循环光纤间接实验系统(如图5-52b所示),传输速率为2.4Gbps,传输距离达到12000km;改进实验系统,传输速率为10Gbps,传输距离达106km。 5.11.1 光传送网的概念 电信号的信息处理及交换速率达到极限,“瓶颈”——光传送网(OTN) OTN是一种以波分复用(WDM)与光信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通信网络传输体系,它由光分插复用(OADM)、光交叉连接(OXC)以及光放大(OA)等网元设备组成,具有超大传输容量、对承载信号透明性及在光层面上实现保护和路由选择(波长选路)功能。 5.11.2 光传送网的分层结构 1、基于解复用/复用结构 2.基于光纤马赫-泽德(Mach-Zahnder)干涉仪加上光纤布喇格光栅结构 4.基于光纤光栅加上光纤环行器结构 三类,即光纤交叉连接(FXC)、波长固定交叉连接(WSXC)和波长可变交叉连接(WIXC) 1.光纤交叉连接 2.波长固定交叉连接 光纤通信部分结束 Wei , dongxi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T), P. R. China. 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系 通信所 本章内容: 5.1 系统结构与类型 5.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5.3 光同步数字传输网 5.4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 5.5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5.6 光纤接入网 5.7 光放大技术 5.8 光波分复用技术 5.9 相干光通信技术 5.10 光孤子通信 5.11 全光通信网 5.12 光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5.1.1 系统结构 1. 点对点传输 2.光纤分配网 利用光纤将相对位置较近(<10km)的终端连接起来 1.按传输信号分类 数字系统: 优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04章 数字调制技术-1.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04章 数字调制技术-2.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06章 多址技术2013-3.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11章 无线网络规划2013.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第02讲 第02章 移动通信信道-1.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第03讲 第02章 移动通信信道-2.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第05讲 第03章 组网技术基础-1.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第06讲 第03章 组网技术基础-2.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第07讲 第03章 组网技术基础-3.ppt
- 现代移动通信 第2版 作者 蔡跃明 第09讲 第05章 抗衰落技术-2.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卫星CH6.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卫星CH7.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卫星CH8.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卫星CH9.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绪论.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移动CH10.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移动CH11.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移动CH13.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作者 魏东兴 冯锡钰 主编 移动CH14.ppt
- 现代通信技术 第3版 作者 谭中华 第六章 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