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大学考研复试资料油藏物理.ppt
第*页 二.定量特征 1.阈压或称排驱压力pT 阈压是指非湿相进入岩样所需的最小压力,它对应岩样最大孔道的毛管压力。 阈压又称入口压力、门槛压力和排驱压力。 阈压的大小为平缓段的延长线至非湿相饱和度为零时与纵坐标的交点对应的毛管压力值。 2.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 pc50越小越好,表明岩石孔渗特性越好。 若岩石孔道大小接近于正态分布,r50可粗略地视为平均孔道半径。 3.最小非湿相饱和度Smin 陡直段与压力坐标平行时,亲水岩石Smin为束缚水饱和度;亲油岩石Smin为残油饱和度。 第*页 三.简化型毛管压力曲线 第*页 第四节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应用 1.确定最大孔道半径 2.平均孔道半径 式中:△Si—从ri-ri+1之间增加的饱和度。 第*页 3.孔隙分选系数 它反映了孔喉分布的均一程度(集中程度),如某一尺寸的孔喉绝对优势,则系统的分选性好 D为孔喉直径 SP0, SP越大,孔喉分布越不均一; SP越接近0,孔喉分选越好。 第*页 4.偏态(偏度、歪度) 反映孔喉大小分布的不对称性SKP 通常SKP介于-1和+1之间, SKP=0,孔喉大小分布曲线对称; SKP0,称为粗偏度,分布曲线在较大孔道处有峰值, 岩石物性好,渗透率大‘ SKP0,称为细偏度,分布曲线在较小孔道处有峰值, 岩石物性差,渗透率小。 第*页 5.判断油藏岩石润湿性 A.润湿指数w 以相邻两块岩心分别作油驱 水和气驱油的毛管压力曲线, 测出这两条毛管压力曲线的阈 压pTow和pTog 这一方法的思想是:以油-气系统中油润湿岩石的能力(θ≈0°,cosθ≈1)为标准,把油-水系统中水润湿岩石的能力与之比较,从而判断水-油系统中水对岩石的润湿能力。 W=1,完全水湿,表明油-水系统中水对岩石的润湿能力达到了油-气系统中油对岩石的润湿能力; W=0,完全油湿,表明油-水系统中,水完全不能润湿岩石; W值在0~1之间,w越接近1,岩石越水湿,w越接近0,越油湿。 第*页 B.视接触角θwo 在方法A中,若取θog=0°,cosθ°=1则 θwo越接近于0°,岩石亲水性越强; θwo越接近90°,岩石亲油性越强。 第*页 C.面积比较法 用离心机测毛管压力曲线, 曲线Ⅰ,油驱水,模拟原油聚集过程; 曲线Ⅱ,水驱油; 曲线Ⅲ,油驱水。 比较曲线Ⅱ和曲线Ⅲ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面积大小代表过程做功多少,做功多的为驱替过程,而做功少的则是吸吮过程方,所以: 表明岩石亲水; 表明岩石亲油; 表明岩石中性润湿。 第*页 6.确定平均毛管压力曲线 第*页 第*页 实验室中水-气系统:σ=70mN/m,θ=0° 岩心号 PC(50) K, 10-3 μm2 Φ J(50) 1 3.66 11.2 0.147 0.46 2 2.5 34.0 0.174 0.50 3 1.38 157 0.208 0.54 4 0.85 569 0.275 0.55 第*页 油藏条件下:σR=28mN/m,θ=0°平均渗透率为166μm2,平均孔隙度为0.208 Sw% J(sw) Pc(sw) 100 0.35 0.35 70 0.40 0.40 54 0.45 0.45 44 0.60 0.59 30 1.45 1.43 20 3.15 3.12 第*页 7.确定自由水面深度和过渡带油水饱和度 设岩石取心深度H=2556m,测得岩心含水SW=0.35,油藏条件下σwo=24mN/m,ρw=1088Kg/m3,ρo=848Kg/m3, 实验室条件下σwg=72mN/m。 实验室测得毛管压力曲线如图,pc(35)=0.126MPa. 第*页 第*页 8.用毛管压力回线法研究采收率 第*页 第十章 多孔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 第一节 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 一.水驱油的非活塞性 1.理想的水驱油模型-活塞式驱油模型 2.实际水驱油过程-非活塞式驱油模型 第*页 二.互不连通的毛细管孔道,单相液流 三.互不连通的毛细管孔道,两相液流 第*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