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高层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4.1 结构方案布置与计算简图 一、方案布置 柱网和层高 :小柱网指一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一般为3.3m,3.6m,4.0m等;大柱网指两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通常为6.0m,6.6m,7.2m,7.5m等 ;民用建筑层高为2.8m~4.8m,公共建筑层高可以更大。 承重方案 (a)横墙承重(b)纵墙承重(c) (d) 纵横墙承重 二、 构件选型 梁截面尺寸 框架结构中框架梁的截面高度hb可根据梁的计算跨度lb、活荷载大小等,按hb=(1/18~1/10) lb确定。为了防止梁发生剪切脆性破坏,hb不宜大于1/4梁净跨。主梁截面宽度可取bb=(1/3~1/2) hb,且不宜小于200mm。为了保证梁的侧向稳定性,梁截面的高宽比(hb/bb)不宜大于4。 柱截面尺寸 框架柱的截面形式常为矩形或正方形。 有时由于建筑上的需要, 也可设计成圆形、 八角形、 T 形、 L 形、十字形等, 其中 T 形、 L 形、十字形也称异形柱。构件的尺寸一般凭经验确定。如果选取不恰当, 就无法满足承载力或变形限值的要求, 造成设计返工。确定构件尺寸时, 首先要满足构造要求, 并参照过去的经验初步选定尺寸, 然后再进行承载力的估算, 并验算有关尺寸限值。 三、计算简图 框架结构房屋是由梁、柱、楼板、基础等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一般应按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但对于平面布置较规则的框架结构房屋,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实际的空间结构简化为若干个横向或纵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每榀平面框架为一计算单元 计算简图 在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中,梁、柱用其轴线表示,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用节点表示,梁或柱的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 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轴也不重合时,一般采取近似方法,即将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整个柱子的轴线。但是必须注意,在框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中,各层梁的计算跨度及线刚度仍应按实际情况取;另外,尚应考虑上、下层柱轴线不重合,由上层柱传来的轴力在变截面处所产生的力矩。此力矩应视为外荷载,与其他竖向荷载一起进行框架内力分析。 4.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一、分层法 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内力计算假定 (1)不考虑框架结构的侧移对其内力的影响; (2)每层梁上的荷载仅对本层梁及其上、下柱的内力产生影响,对其他各层梁、柱内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应当指出,上述假定中所指的内力不包括柱轴力,因为各层柱的轴力对下部均有较大影响,不能忽略。 2.计算要点及步骤 (1)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每个敞口框架包括本层梁和与之相连的上、下层柱。梁上作用的荷载、各层柱高及梁跨度均与原结构相同,如图4.7所示。 (2)除底层柱的下端外,其他各柱的柱端应为弹性约束。为便于计算,均将其处理为固定端(图4.7)。这样将使柱的弯曲变形有所减小,为消除这种影响,可把除底层柱以外的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修正系数0.9。 (3)用无侧移框架的计算方法(如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由此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其最后的弯矩值;但是每一柱属于上、下两层,所以每一柱端的最终弯矩值需将上、下层计算所得的弯矩值相加。在上、下层柱端弯矩值相加后,将引起新的节点不平衡弯矩,如欲进一步修正,可对这些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弯矩分配。如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在计算每个节点周围各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时,应采用修正后的柱线刚度计算;并且底层柱和各层梁的传递系数均取1/2,其他各层柱的传递系数改用1/3。 (4)在杆端弯矩求出后,可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梁端剪力及梁跨中弯矩;由逐层叠加柱上的竖向压力(包括节点集中力、柱自重等)和与之相连的梁端剪力,即得柱的轴力。 二、弯矩二次分配法 (1)根据各杆件的线刚度计算各节点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并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各跨梁的固端弯矩。 (2)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并对所有节点的反号后的不平衡弯矩均进行第一次分配(其间不进行弯矩传递)。 (3)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刚接框架,传递系数均取1/2)。 (4)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反号后进行第二次分配,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至此,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过程即告结束。 (5)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得各杆端弯矩。 4.3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一、反弯点法 为了方便地求得各柱的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 根据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作如下假定: 梁柱线刚度比为无穷大, 各柱上下两端均不发生角位移; 不考虑框架梁的轴向变形, 同一层各节点水平位移相等; (3) 底层柱的反弯点在距柱底2/3柱高处; 其余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1/2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