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的研究中的测井学方法探讨___以临南洼陷古近系为例.pdf

层序地层的研究中的测井学方法探讨___以临南洼陷古近系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测井资料是地下地质情况的真实反映,它包含了地层岩性、沉积旋回变化等丰富 的地质信息,而且是有方法多、精度高、分辨率强、连续测量的巨大优点。充分且有 效地利用测并资料及测并学方法,对层序地层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多种测井资料,对层序界面识别、凝缩段识别及准层序组叠加样式判别 的测芳学方法进行研究,对各种测井学方法的原理方法、应用效果、适用条件及不足 之处分别进行论述,并总结了层序界面的两种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归纳出声波时 差一视电阻率叠合曲线的四种模式及组合特征,研究这些模式在层序地层学中的意 义。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临南洼陷古近系为例,将上述测井学方法综合运用, 建立临南洼陷古近系的测井屡序地层格架,并分析各层序单元的发育特征,对层序单 元与生、储、盖的配置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表明,应用单一测井资料识别屡序界面存在多解性,而测井益线组合法及练 合特征判别法可以减少单因素分析中的多解性,突出层序闻的差异,准确识别层序界 面。其中,声波时差~视电阻率叠合曲线的形态可归纳为“重合型”、“右凸型”、“左 凸型”、“对凸型”这四种模式,其中右凸型.重合型、对凸型。重合型、对凸型。右凸型 组合模式与层序界面有关,可作为识别层序界面和凝缩段的依据。依据层序界面的测 井响应特征,可将层序界面分为“突变型一和“渐变型’’两种类型,其中“突变型” 层序界面又可分为“向下突变型、“向上突变型”,分别对应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 凝缩段在声波时差.视电阻率叠合图上往往呈“对凸型斗或声波时差低于180¨s/m的 “右凸型(油页岩)。就其在旋回中所处的位置而言,凝缩段常位于正旋回的项部、 反旋回的底部;就地层的叠置方式看,凝缩段处于退积式向进积式叠置方式转变的位 置。 运用±述测井学原理与方法,可将临南洼陷古近系划分为一个一级层序,三个二 级层序,其中,沙三段一东营组又划分为七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域内层序界面大多数 为“突变型”界面,仅有少数是靠渐变型屡序界面;大多数准层序是进积的,且进 积式准层序组发育特征明显,其次为退积式准层序组,加积式准层序组不太发育;临 南洼陷层序Sl、S2(沙三下.沙三中)凝缩段最为发育,是主力烃源岩;层序S1、S2、 S3、s4(即沙二段和沙三段)为临南洼陷主要产油气目的层。 关键词:测井学方法,层序界面,准层序组,临南洼陷 Well Researchin Stratigraphy LogMethodologicalSequence --IllustratedofLinnan byEogene Sag and WangLi(PaleotologyStratigraphy) DirectedProf.Wu by Zhiping Abstract arethe subsurface.It Well data actualreflectionof informationof logging geological containsformation andotherrich lithology,sedimentarycycle geological infar and enormous more advantage method,highaccuracy will contributionin research. measuremen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