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三国演义》.ppt
“四大奇书”之一 “历史演义”开山作 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演义 《后汉书·周党传》: “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 《辞海》解释:“指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 二、历史演义 三、章回小说 ◆关于《三国演义》的书名 这部书正式的、科学的名称,应当是《三国志演义》。 ◆ 《三国演义》书名的由来 第一个原因是清代毛宗岗评本。 第二个原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整理本。 作者 二、作者生平 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元代最后一个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甲辰(1364年)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中国银行发行罗贯中纪念银币 罗贯中生卒年 根据贾仲明为罗贯中写的小传,罗贯中的生卒年应当是: 生年大约为:元代治至元年,至泰定二年之间。也即1321-1326之间。 卒年大约为:明代建文二年(1400),至永乐二年(1404)之间。 罗贯中的其他作品 杂剧作品三部: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和《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其中, 《连环谏》和《蜚虎子》两部佚失不传 。只有《风云会》完整保存下来。 关于《风云会》的内容主旨 关于罗氏的四种小说 1.《隋唐两朝志传》 2.《残唐五代史演义》 3.《三遂平妖传》 4.《水浒传》 《水浒传》是不是罗贯中的作品? 第一节 概说 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 ⑴史传文学: 西晋陈寿《三国志》 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范晔《后汉书》 朱熹《通鉴纲目》 汉末以来各种野史杂书,如《汉末英雄传》、《曹瞒传》、《世说新语》、《搜神记》等。 ⑵民间传说、艺人说唱和戏曲、话本 唐代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宋代苏轼《东坡志林》: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宋代民间说话中有“说三分”的专门艺人霍四究。 宋元讲史话本有《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戏曲舞台上有三国戏。 金元时期有大量三国戏。如《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戏小乔》《貂蝉女》 等。元代三国戏约有六十种,今存二十一种。 以上三个方面的材料都对罗贯中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⑶罗氏个人因素对《三国志演义》成书带来的影响。 罗氏崇尚仁政,反对暴政。 “据正史,采小说,证(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明代高儒《百川书志》 证文辞,证之于文辞,以文字记载为证。通好尚,与三国时代人们的喜好、社会风尚贯通、一致。 主要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清代叶昼假托。 3、毛本: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版本书影 第二节 内容与思想 一、基本内容: 纵向看,描写了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113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 第二部分(34—85回) 第三部分(86—120回) 重要情节和片段 灭黄巾——董卓当权——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王允“连环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国舅“衣带诏”事件——官渡之战——三顾茅庐(孔明出山)——赤壁之战(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干中计、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横槊赋诗)——华容道——孙、刘联姻——马超兴兵——刘备收蜀——单刀赴会——失荆州,走麦城——曹丕篡汉——火烧连营(彝陵之战)——刘备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失街亭、斩马谡)——五丈原禳星——司马懿计赚曹爽——司马氏篡魏——后主投降——孙浩来归——三家归晋。 横向看,《三国志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一部谋略百科,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作者以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的研究生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和文献信息综合利用.ppt
- 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研究及运营模式的研究报告.ppt
- 2011电大现代文员基础复习重点多项选择.doc
- 2012年公务员主题培训《政府效能建设理论和实践》《行政伦理建设和公共关系修养》试题及答案.doc
- %8B社会和武汉城市圈建设(五四定稿).doc
- %8E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和实施思考.ppt
- (19三93)山西省尧都区部分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地探究和实践上(名校课模讲座三之93).doc
- (一)规划范围和重点.doc
- (中国教育学会)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生态、活力”校园实践地探究.doc
- (中英思维方式!!)外国人眼中.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