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七下资源和评价答案(北师大版).doc
历史七下资源与评价答案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A?? 2A?? 3D?? 4B??? 5D? 6D?7D?? 8D?? 9C??? 10C??? 11A??? 12B?? 13C? 14C?? 15A
16.不对。隋文帝改为隋炀帝;杨坚改为杨广;看琼花改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17.(1)原因:①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南北交通不便;
②隋朝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③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
(2)三 ???点:A涿郡?? B洛阳? C余杭;
四??? 段:D江南河 E邗沟? F通济渠? G永济渠
五大水系:钱塘江? 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
(3)提示有三种答案:①等于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②等于N (产生巨大影响,促进沿岸地区乃至中国持续发展);③等于0(少数同学认为,运河开凿导致隋朝灭亡)。
(4)①此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前提必须理由充分;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工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他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高丽(今朝鲜)的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地方割据起兵,隋朝迅速灭亡。
②提示:这两位诗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人民自此受益,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诗人李敬方的诗就代表了这种观点,认为运河有利有害,利害相参。
皮日休的诗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隋炀帝如果不建造龙舟,游览江南,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把开凿大运河提到禹治洪水的高度来评价,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皮日休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大运河的开凿确实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它更多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仍在发挥它的作用。
③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运漕,仰此一渠。”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影响:
1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5)隋唐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关中虽然号称沃野,但地狭人众,所产不足,必须依靠东南诸州(郡)的赋税。所以隋唐时期,为了便于由东往西将江淮粮食、物资运到洛阳、长安,或将其运往北方,统治阶级将运河的中心设在洛阳。
??? 从元、明、清三朝都建都北京,王朝的政治中心移到北京后,南方地区的粮食物资需要北运到京城,所以今日大运河呈南北走向,而不是再绕道长安、洛阳了。
18.(1)有大运河开凿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大运河受到污染的信息。大运河算是我国历史上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但是由于过去我们没有很好地治理运河,运河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
现状:
①运河缺水断流堪忧?
②一些有水的河段污染也比较严重,河水发黑,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③部分古运河河道以及与运河相关联的古代水工建筑,如船闸、堤岸、桥梁、码头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建设性破坏”。
建议:
①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京杭大运河古河道相衔接的设计方案,在充分利用古河道的过程中,减
少或降低对运河历史遗存和风貌的破坏。
②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加大治污力度,全面修复运河生态环境。
③建议出台《京杭大运河保护条例》,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④设立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19. (1)
?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14年(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37年(581年-618年) 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结束了自西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政治制度 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伟大工程 长城? 灵渠 大运河 灭亡原因 法律严酷? 兵役徭役繁重
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统治残暴 滥用民力
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对后世影响 汉承秦制
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生息 唐承隋制
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2)隋朝和秦朝共同点:
①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局面。各为汉、唐之盛世奠下基础。②始皇创秦制,文帝创隋制,均为其后历代所遵循。③都有一项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④秦、隋君主均大兴土木和穷兵黩武,造成徭役、兵役繁重,引发农民起义。⑤存在时间都很短。秦朝:14年 隋朝:37年
?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D 2D 3C 4A 5B 6A 7A 8D 9C 10C 11D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岛津原子吸收AA6800说明书.pdf
-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ppt
- 体例格式4: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工学一体化课程考核方案.docx VIP
- 党课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江西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拉法基瑞安水泥健康与安全管理.pdf VIP
- 学堂在线人像摄影(2025秋)考试答案.docx VIP
- 日立扶梯HE15控制装置维保手册.doc
- 地表注浆施工方案施工组织.doc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选修2 网络基础-粤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