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复习精品课件七下4-1 感受法律的尊严.PPTVIP

备战中考复习精品课件七下4-1 感受法律的尊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中考复习精品课件七下4-1 感受法律的尊严.PPT

2.伍某由迷恋电子游戏到偷窃、再到杀人的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那种认为我们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处于未成年阶段的青少年,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追求低级趣味,违反纪律,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违法,甚至是犯罪。青少年应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真题·感悟中考 考点·知识清单 热点·主题探究 真题·感悟中考 考点·知识清单 热点·主题探究 真题·感悟中考 热点·主题探究 考点·知识清单 罚金与罚款仅一字之差,但二者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违法行为,罚金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处罚方式,罚款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两者是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处罚方式的不同,不可混淆。 1.(2010·南安中考)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进行一审宣判。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文强因犯有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主要对违法犯罪的人具有约束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特征的认识。材料中文强虽然是高官但违法犯罪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②③符合题意。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虽然是法律的特征但材料并没体现出来,所以①不能入选。④说法本身错误。 2.(2011·南京中考)2011年5月11日,犯罪嫌疑人石某因涉嫌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这说明 ( ) A.一般违法可能导致犯罪 B.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C.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D.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及法律的特征。因盗窃而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法律具有强制性,故C项符合题意。 3.(2010·衡阳中考)一高二学生王少伟,从小学起就迷恋互联网,初中时出于好奇,开始研究黑客技术,2007年因攻击2 200个境内外网站,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被依法判刑。以上事实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国家强制性 【解析】选A。本题设问直接,考查对犯罪特征的理解与认识。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故应选A项。 4.(2010·中山中考)近年来,国家严打酒后驾驶。市民张明宝在深度醉酒状态下独自驾车,造成5死4伤的严重后果,被南京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 ) A.酒后驾驶是严重违法行为 B.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C.凡是违法行为必然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违法行为 【解析】选B。本题借助酒驾案例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及违法与犯罪联系、区别的认识。由于酒后驾驶容易造成对公民人身财产的伤害,所以国家通过法律打击酒后驾驶的行为,以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未必是犯罪行为,故A项说法错误;C、D两项则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错误的。只有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5.(2011·安徽中考)九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①小兔子乖乖: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 ②笨笨鸟:牛牛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笨笨鸟下次不再干了 ③绿魁0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通过对牛牛不良行为的QQ议论,考查不良行为的危害及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的有关知识。牛牛受刑罚处罚,不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而是因为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②混淆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区别,也混淆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严格界限,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小学生偷窃不成打死93岁老妪 2010年11月1日上午6时,浙江温 岭市泽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