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地理复习试题(七年级下).DOC
四川省绵阳市2011年中考地理复习试题(七年级下)
(满分100 分)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 )( ) A.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最咸的湖泊是死海
B.最大的湖泊是里海,最大的淡水湖泊是苏必利尔湖
C.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长度最长的是尼罗河
D.水能最丰富的河流是刚果河,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长江
7.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两国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B.①国资源丰富,大部分的工业原料供出口
C.我国和图中四国都是东盟的成员国
D.②、③两国的居民为同一民族
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9.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 )
A.位于板块内部 B.位于山区 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D.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10.美国的“硅谷”位于
A.旧金山附近 洛杉矶附近 纽约附近休斯敦附近A.雅典 B.纽约
C.伦敦 D.罗马
19.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
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Ⅰ类国家的是( )
A.中国 B.澳大利亚
C.印度 D.尼日利亚
20.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锡矿产地 B.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产地
C.处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上
D.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黄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21.下列关于世界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DDC
A.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的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B.日本和美国两国经济发达,但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
C.欧洲西部形成了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农业以畜牧业,喜食牛羊肉
D.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地形都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都有丰富石油资源
22.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 ②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③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海洋上
④长期以来,自然条件单一,演化慢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23.有甲乙丙丁四位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的产品来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仅考虑市场需求,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商人是( ) D
A.甲商人:其产品是服装 B.乙商人:其产品是汽车、飞机
C.丙商人:其产品是北京二锅头 D.丁商人: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24.下列国家中,领土没有地跨两洲的国家是 ( )
A.美国 B.俄罗斯 C. 印度尼西亚 D.澳大利亚
25.下面有关南极、北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 B.南极的象征是企鹅,北极的象征是北极熊
C.南极地区的降水普遍比北极地区多 D.北极地区不如南极地区冷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⑴填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 岛屿B: 海洋C:
⑵填出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油田A: 湖泊B: 海港C:
⑶两国自然资源的主要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