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传播中的历史建构与消解——解析电视传播中的“口述历史”现象.pdf

影像传播中的历史建构与消解——解析电视传播中的“口述历史”现象.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传播中的历史建构与消解 解析 电视传播 中的 “口述历史现象 蔡 骐 内容提要 近年来,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新颖 新闻都热衷使用的表现方式。如今,口述历史 的节 目形态被许多电视栏 目和纪录片广泛运用, 一 方面仍然作为一种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带 并且受到观众和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这一节 有学院派的精英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其经 目形态的兴起不仅意味着一种类型创新,同时 过电视媒体的拓展和包装,又具有了大众性和 也是史观变迁在媒介生产领域 的一种表征 ,人 一 定的娱乐性,这一个性与共性的共舞在影像 们从强调社会的、精英的、大写的历史转而关 空问中擦 出了一次次奇妙的火花。然而,口述 注那些个体的、草根 的、小写的历史。在 口述 历史为什么会兴起?电视媒介到底是如何利用 历史节 目中,个体记忆一方面受到集体记忆的 口述来建构历史的?而真正的历史在这种媒介 制约,另一方面也通过与大众媒介 的合作进行 化的口述中究竟是被复原了还是被消解了?这 历史再生产,从而形塑 了过去 ,也重构 了人们 一 系列隐藏在节 目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随着 口 的集体记忆。但是 ,无论是个人还是媒介 的话 述历史在影像传播中的大行其道,更应该引起 语实践都必然会受到当今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 我们的关注。立足于此,本文拟从传播学、历 限制,体现 出一种历史书写的 当下性。并且, 史学以及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解析电视中的口述 由于作为受访者的个体 ,会受到霍桑效应、面 历史类节 目以及其所建构的历史。 子观、时空错位和罗生 门现象的影响,制作节 一 、 口述、电视与史观变迁 目的媒体会狂热追求收视率,这经常让故事遮 蔽或替代 了历史真相 ,从而使历史从一种文化 历史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大众印象中一 传承及精神财富被异化为一种娱乐资源。 直都是古老而枯燥的,因此,在当今略显浮躁 的媒介化社会中,人们更热衷于从大众媒介中 2010年下半年,随着由崔永元自筹经费 1.3 获得历史知识,例如, 《明朝那些事儿》等历史 亿元制作的纪录片 《我的抗战》在各电视台和 小说持续走红,形形色色的汉唐、清宫题材 电 网络相继播出, “口述历史”开始作为一种新颖 视剧受到追捧,而现在又多了一种 口述历史栏 的节 目类型被全社会关注。其实,在 《我的抗 目,它成了电视传播 中的一种流行手法。其实 战》拍摄之前,电视荧屏上就已经活跃着一批 口述历史最奉刀只是指 “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 优秀的口述历史节 目,如 中央电视台的 《大 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L1是 家》、北京电视台的 《转身》、凤凰卫视的 《口 一 种区别于书写史的历史呈现方式,但是 “口 述历史》等,只是这些节 目一直仅在爱好历史 述”和 “电视”的结合却让 曾经高高在上的 的小范围观众圈子里流行,直到 《我的抗战》 “历史”成为了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 热播,以及在 互联 网上好评如潮,一 时 间, 态 ,同时也让 口述历史节 目成为了当下功利而 “说”历史、 “听”历史这种最古老的历史传承 喧嚣的媒介生态格局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方式成为了大到建党 90周年庆 ,小到地方电视 “电视”与 “口述 ”的携手,以及 口述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