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煤层气储层特征 4-8.ppt
1.气样采集:在量筒内气体体积400cm3时,把软管接在气阀上,玻 璃瓶置入水槽充满水,打开量筒气阀并提升锥形瓶,将软管内空气排 除后插入玻璃瓶,让气体通过软管流向瓶中。待气体收集到150cm3后 ,在水槽中拔下软管并盖上瓶塞。在瓶子上贴上标签,倒置箱中。 2. 采集气样原则:气体样品采集在大部分气体逸出前。 3. 采集的数目:解吸气阶段,一般采集3个气样。 4. 采集时间:煤芯样品分别在解吸的第2、4、6天采集; 煤屑样品在解吸的第1、3、5天采集。 美国在4h、24h、4d分别进行。 5. 气组分分析:按GB/T 13610-1992 进行气体组分分析。 气样采集及气成分测定: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1.方法:球磨法。 2.目的:在现场预先了解目标煤层气含量。 3.操作流程: 在现场采集400g~500g具一定块度的煤样装入球 磨罐,先解吸8h(方法同自然解吸),然后球磨破碎15~30min(灰 分较高或高煤级的煤破碎60min),放入恒温装置自然解吸;气量在 1h不足10cm3 时,再重复破碎、解吸,直到连续两次解吸气量小于10 cm3,快速气含量测定结束。 在记录表中记下球磨时间、解吸时间及解吸气体积。 现场称重,计算,给出简易的气含量结果。 快速气含量测定: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标准温度压力校正:测得的解吸气、损失气、残余气需经标准温度 压力条件(200C,101.325kPa )校正。 VSTP = 273.2*P*V/101.325*(273.2+T) 式中:VSTP--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cm3; P--大气压力,kPa; T--大气温度,℃; V--气体体积(解吸计量读数),cm3。 数据处理: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1. 气体体积计算: G=V/m 式中:G—— 实测的自然解吸气含量,cm3/g; V—— 实测的自然解吸气体积,cm3; m 样品总重量,g。 2. 气含量计算: 煤层气含量等于损失气含量、实测的自然解吸气含量和残余气 含量之和。 3. 计算数值精度要求: 煤层气含量数据保留2位小数。 气含量计算: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气含量计算的基准: 通常煤层气含量测定结果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空气干燥基气含 量,另一种是干燥无灰基气含量。 空气干燥基重量:定义为解吸罐内剔除夹矸和杂物后空气风干的样 品重量; 干燥无灰基重量:与煤质分析基准一致,即为空气干燥基重量减去 灰分、水分的重量。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吸附时间(τ)的意义是样品所含气体被解吸出63.2%时所用的时 间,一般以天为单位。 吸附时间的求取可采用图解法或计算方法求取。计算方法如下: V63.2%=VT×63.2% 首先,计算出占总气量63.2%所对应的气体体积。 式中:VT为损失气、自然解吸气和残余气体积总和。 吸附时间计算: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煤层气含量测定报告分为单样品测定报告和测定汇总报告。 1. 单样品测定报告 主要包括:自然解吸原始记录、残余气测定原始记录、解吸曲线 图、损失气计算图、工业分析结果、气组分分析结果、煤质分析结果 、煤岩鉴定结果和单样品测定成果报告等。 2. 汇总报告 汇总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煤层气含量测定汇总表。 成果报告: 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 气 含 量 测 试 结 果 表 样号 解吸样质量 解吸气 损失气 残余样质量 残余气 气含量/cm3g-1 甲烷含量/cm3g-1 τ d 空 气 干燥基 g 干 燥 无灰基 g 解吸量 cm3 空 气 干燥基 cm3/g 干 燥 无灰基cm3/g 损失量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