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_T_1056-2015地理标志产品黎平茯苓种植技术规程.DOCVIP

DB52_T_1056-2015地理标志产品黎平茯苓种植技术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B 39 DB 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1056—2015 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茯苓种植技术规程 2015 - 07 - 22 发布 2016 - 01 - 22 实施 贵 州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52/T 1056—2015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种植地环境条件 ... .. 2 5 菌种培育 ... .. 2 6 栽培 ... ... 3 7 病虫害及防治 ... . 5 8 茯苓的采收 ... ... 5 9 茯苓规格及质量要求 ...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黎平茯苓种植技术规范 ...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黎平茯苓检测项目质量指标控制标准表 ...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黎平茯苓贮藏管理规范 ... .. 8 I DB52/T 105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l.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黎平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由黎平县林业局、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黎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森泰灵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仁怀分院。 本标准起草人:吴毅、吴运辉、杨锦刚、吴炳建、杨承荣、李穗渝、石京昌、李志、蔡光青、程良 照、吴传勇、杨仕生、薛冰、吴正勇。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II DB52/T 1056—2015 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茯苓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黎平茯苓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地环境条件、菌种培育、栽培、病虫害及 防治、茯苓的采收、茯苓质量规格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黎平茯苓生产和质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DB52/T 990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茯苓菌 Pora cocos(Schw)Wolf。 在黎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 围区域内,按本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措施进行规范种植和管理,符合附录 B 要求。 3.2 菌种 以黎平野生茯苓为基源培育的菌种。 3.3 松木丁 制作茯苓菌种培养基的小方条状原料。 3.4 段木 1 DB52/T 1056—2015 按照本技术规程规定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准备的松材。 3.5 树蔸 松树砍伐后剩留的树桩,经刨蔸、削皮后作为茯苓种植原料。 3.6 复式栽培 按照菌种下窖和种苓种植两个步骤进行栽培的生产模式。 3.7 种苓 种植在三代以内,用于复式栽培的茯苓菌核块。 3.8 蒂口 茯苓窖内段木与菌核连接的部分,当菌核成熟时从段木上摘下来后,菌核上就留下无茯苓皮的口面。 3.9 茯神 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包住小松根长成的茯苓菌核体,削皮切制后松根断面留存在茯苓块或片的中 部。 4 种植地环境条件 种植地环境条件要符合附录 A 的相关要求。 5 菌种培育 5.1 种苓的选择,按“附录 A”要求进行选择。 5.2 种苓处理:用洁净的清水反复冲洗,洗净表面泥沙,揩干水份,然后用 75%的酒精棉球试擦消毒, 然后放置到无菌室内在紫外线下照射消毒 20 min。 5.3 种苓存放:存放于阴凉、干燥、清洁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10 d。 5.4 母种培养。 5.4.1 培养基制作:土豆 250 g,葡萄糖 20 g,硫酸镁 0.5 g,磷酸二氢钾 1 g,琼脂 20 g。将土豆 去皮、切片,加水煮沸过滤,滤液加入琼脂搅拌溶化,准确称量葡萄糖等其他成份分别放置,全部溶解 后,补足水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