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论文利用 1999~2005 年 QuikSCAT 卫星遥感资料和 JTWC 整编的 2001~
2004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尺度”资料,分别对台风期间台湾岛周边海域海
面风场演变特征及成因和西北太平洋最大风速半径Rmax 进行了较为细致地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一个较适合于台湾岛周边海域的台风风场模型,并将其运
用于风场和风暴潮的数值模拟。其主要结论如下:
(1)台风期间台湾海峡内提前出现大风天气,中央山脉两侧形成背风槽(或
诱生低压),中央山脉南北两端下风面形成“角流”,为地形对台风风场影响的显
著特征。地形的影响与台风中心位置、台风强度和尺度等有较大关系,与台风路
径关系不大。此外,大尺度气候背景场,如东北季风,对台风风场结构亦有明显
影响。
(2 )西北太平洋 73%的R 位于 28~56 公里,其出现概率的峰值位于 37
max
公里,平均值略大为 47 公里;R 随最大风速V 增大呈减小趋势且分布范围
max max
也趋于集中;排除小概率后的R 与V 拟合效果较好。
max max
(3)在模型化方面,考虑到台湾海峡周边海域特殊的地形对台风风场结构
的影响,本文还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风向和风速修正模块。风向修正
反映了地形“分流影响”、“阻挡影响”对海峡周边海域风向的作用;风速修正体
现了“狭管”效应、中央山脉动力阻挡强迫等地形作用导致的风速加强效应。
(4)总体上,模拟风场较好地反映出了台湾海峡附近海域地形的影响,其与
遥感风场的形态大致相同。福建沿海风暴增水后报模拟效果较好,所有站次平均
绝对误差MAE 的总平均值为 19.1 厘米,其中 79%的站次的MAE 小于等于 20
厘米区间;68%的站次的最大增水误差MSE 位于-20~20 厘米区间,从而说明
风场模型在风暴潮模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
关键字:台湾岛;地形;海面风场;台风风场模型;风暴潮数值模拟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modeling of typhoon sea surface wind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Taiwan, where a mountain of 3000 m elevation and a narrow strait (the Taiwan Strait,
200 km width on average) were located. QuikSCAT remote sensing wind data from
1999 to 2005 as well as the “best size” data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from 2001~2004
compiled by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JTWC), were used to der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hoon wind field and the radius of maximum wind speed
( Rmax )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 typhoon wind field model was then developed for
typhoon and storm surge simulation. Following were major results obtained:
(1)Terrain had prominent effects on the formation of wind field features.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a were observed, such as strong wind appearing in 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