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引言 2
第一章 信用证欺诈及其重要成因 3
1.1 信用证欺诈的概念 3
1.1.1《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 3
1.1.2英美法和大陆法中的定义 4
1.1.3中国的规定 5
1.2信用证欺诈的种类 7
1.2.1受益人欺诈 7
1.2.2开证申请人欺诈 9
1.2.3受益人与船东共谋的欺诈 10
1.2.4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共谋的欺诈 11
1.3信用证欺诈的重要成因 11
1.3.1信用证交易的独立抽象性原则 12
1.3.2独立抽象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15
1.3.3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面临挑战 17
1.3.4 信用证欺诈是一项成功率极高的生意 18
第二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19
2.1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含义 19
2.2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分析 20
2.2.1公共秩序保留原则 20
2.2.2诚实信用原则 21
2.2.3诈欺使一切归于无效 23
2.3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 24
2.3.1在美国的确立 24
2.3.2在英国的确立 25
2.3.3在加拿大的确立 26
2.3.4大陆法系国家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处理 27
2.3.5 国际商会对欺诈例外原则的立场 27
第三章 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28
3.1欺诈的认定 28
3.1.1欺诈的程度—“实质性欺诈” 29
3.1.2欺诈的主体 31
3.1.3欺诈人的主观过错 32
3.2“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 32
3.2.1卖方接受了买方通过开证行开立的跟单信用证 32
3.2.2卖方按信用证的规定向开证行提示了信用证规定的单据 32
3.2.3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卖方欺诈行为是现实存在的 33
3.2.4受欺诈的一方提出申请,银行及法院不得主动启动 33
3.3“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例外 34
3.3.1存在“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例外的原因 34
3.3.2“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例外的情形 35
3.4对开证行拒付权的质疑 36
3.4.1肯定观点 36
3.4.2否定的观点 37
第四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39
4.1《规定》的出台 39
4.1.1《规定》出台之前我国关于信用证欺诈方面的法律制度 39
4.1.2《规定》的出台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4.1.3金融界的千呼万唤、现实的迫切需要 42
4.2《规定》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规定 43
4.2.1信用证欺诈的认定 43
4.2.2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43
4.2.3欺诈例外的例外 45
4.3《规定》的局限性 45
4.3.1对欺诈的认定仍不科学 45
4.3.2对银行拒付权避而不谈 46
4.3.3法院颁发止付令的标准不高 46
4.3.4《规定》的效力不高 46
4.4笔者的建议 47
4.4.1制定并完善法律 47
4.4.2完善信用证欺诈的概念 47
4.4.3完善单据审查标准 48
4.4.4进步规范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 49
4.4.5对其他问题的完善 49
结束语 50
参考文献 50
引言
信用证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较好解决了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商业信誉危机问题,消除了贸易双方的不信任的顾虑,保证了卖方能够安全迅速地收到货款,买方能够及时收到货运单据和物权凭证。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信用证长期以来被誉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
信用证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应归功于信用证制度的独立抽象原则等传统的、固有的原则。然而,一些不道德的商人却总是利用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这一信用证制度的基石进行欺诈。且近年来信用证欺诈案件呈增多趋势,截止2005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信用证纠纷案件已达百余件。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会严重损害银行或买方的利益,破坏公平的交易秩序,将使人们丧失对信用证的信心,这一切将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完全有必要揭开信用证的面纱,对独立抽象原则进行适当地软化,拆除欺诈者的“温床”,信用证欺诈外原则因此应用而生。
我们可以启用欺诈例外原则防治欺诈行为的得逞,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这一原则针对的作为信用证制度的“生命”的独立抽象原则。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间揭开其面纱,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握“度”的问题,可能将彻底地否定信用证制度的存在。而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只是医其病,希望信用证能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如果适用条件过于宽松,就会常出现“过度”地揭开其面纱,则会冲击以至摧毁信用证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适用条件过于严格,易错过遏制欺诈行为的时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深入, 我国的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诉至级人民法院的信用证欺诈案件也呈增多趋势,但我国却没有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专门针对信用证相关纠纷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