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境监理阶段性报告第一次修改
一、总论
1.1项目由来
重庆市万州区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总规模1200t/d,本次工程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400t/d。
2008年,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的情况报告”(万州发改文[2008]21号)就项目选址向万州区政府进行了报告,万州区区政府同意了项目选址。万州区建设委员会以“重庆市万州区建委关于同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规划选址前期工作的复函”(万州规划[2009]51号)同意了项目的选址。
2009年,重庆钢铁集团根据“关于重钢集团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有关事宜的会议纪要”(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议纪要2009-3)的要求对万州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进行了请示,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开展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前期工作的函”(渝发改环[2009]237号)同意了重钢集团开展本项目的前期工作。
2011年,由于万州区总规的调整,原批复项目建设用地新田镇谭绍村被划入总体规划范围内,因此用地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经区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重新批复,本项目用地调整至新田镇五溪村。
本项目选址变更前环评报告于2009年8月3日通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申请审批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原则同意进行本项目建设,由中央补助部分建设资金。
项目选址调整为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后,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报告于2011年9月21日通过重庆市环保局审批。根据原环评,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垃圾处理量700t/d(进炉量),配套汽轮发电机组1×12MW,在垃圾热值达到设计点6700kJ/kg时,上网电量71.13×106kWh/a。2011年12月,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可研审查中,专家认为规模按800t/d是合理的。因此,建设项目作出项目变更并及时编制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建设规模变更为:垃圾处理量800t/d(进炉量),配套汽轮发电机组1×15MW,在垃圾热值达到设计点6700kJ/kg时,上网电量88.2×106kWh/a,其他工程内容不作变更。变更环评报告于2012年1月13日通过重庆市环保局审批。
项目已于2014年1月15日向重庆市环保局完成环保设计备案。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4.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6);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2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9.8.27)。
1.2.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条例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2)《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3)《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474号);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5)《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公告[2010]第22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04号);
(7)《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
(8)《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2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87)、国环字第002号);
(13)《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13号)。
1.2.3采用的标准
(1)《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