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昌道~思源道盾构评估汇报.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昌道~思源道盾构评估汇报

思源道站~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 盾构选型及适应性分析专家论证会 天津地铁5号线土建施工第8合同段 项目管理部 2013年12月 目 录 1 2 3 4 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盾构施工重、难点 盾构机选型及性能参数 1、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5号线第8合同段包括:建昌道站、建昌道站-思源道站区间、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区间,共计1站2区间。 1、建昌道站-思源道站 建昌道站~思源道站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DK12+359.690~DK12+868.550,短链37.25m,区间全长471.61m。右线起讫里程为DK12+359.690~DK12+868.550 ,短链25.212m,区间全长483.648m。左右线以2‰的坡度下坡,而后以7.2‰(右线7.38‰)的坡度上坡,再以3‰坡度下坡到达设计终点思源道站。区间结构顶部覆土厚度约9.38~10.60m。左、右线平面曲线半径R=400。 2、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 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DK13+160.950~DK14+103.464,短链3.277m,区间全长939.237m。右线起讫里程为DK13+160.950~DK14+103.464 ,区间全长942.514m。本区间段于右DK13+515处设一个暗挖联络通道,联络通道长约6.8m,通道内径尺寸为2.0*2.5m。区间右线以16.057‰、4.4‰(左线16.057‰、4.422‰)的坡度下坡到达本区间设计终点(金钟河大街站)。区间结构顶部覆土厚度约9.56~17.07m。左、右线平面曲线半径R1=1000、 R2=600。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1、建昌道站-思源道站 建昌道站~思源道站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⑥12粘土、⑥42粉质粘土、⑦2粉质粘土、⑧12粉质粘土、局部进入⑧13粉土承压含水层中。场地内⑧23粉土、⑧24粉砂层为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以⑦02粉质黏土层、⑧12粉质黏土层为主要隔水顶板;⑨23粉土、⑨24粉砂、⑩23粉土和⑩24粉砂层为第二层承压水含水层,局部分布较厚,以⑨12粉质黏土层为主要隔水顶板;⑾23粉土层、⑾24粉砂和⑾25细砂层为第三层承压水含水层,以⑾12粉质黏土层为主要隔水层顶板。 2、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 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隧道主要穿越地层有⑥4粉质粘土、⑥41粉质粘土、⑦粉质粘土、⑧1粉质粘土、⑧2粉砂、⑧23粉土、⑧25细砂、⑨2细砂,进入承压含水层,场地内⑧2粉砂、⑧23粉土、⑧25细砂、⑨2细砂、⑨24粉砂、⑨23粉土层、⑩2粉砂、⑾23粉土以及⑾2粉砂等粉土或砂类土层存在连通情况,则统一按一层承压水考虑。承压水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 3、盾构施工重、难点 1、工程重点 建昌道站~思源道站区间隧道自建昌道站开始,沿红星路走向,斜穿天津市轧钢三厂至思源道。区间沿线经过天津天物集团浩英工贸有限公司、天津贝龙热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轧钢三厂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地面建筑多为低层厂房及民用房屋。 (1)盾构推进对沿线建(构)筑物影响的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 建昌道站~金钟路站区间从建昌道站开始,沿群芳路至金钟河站。区间沿线经过天津市天磁有限公司、三和温泉公园、康桥里小区、贵桥里小区、桥园里小区,区间沿线多为高层住宅。 (2)盾构始发、接收是本工程的重点 建昌道站~思源道站区间盾构始发、接收处位于第一承压含水层顶板,第一承压含水层以⑦粉质粘土和⑧1粉质粘土为主要隔水层顶板,以⑧23粉土、⑧24粉砂层为主要含水层,承压水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系紧密,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该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3.00~3.50m,高程约-0.50~-1m。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水、突涌、涌水淹没隧道事故和重大坍塌事故。 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区间盾构接收端金钟河大街站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端部为盾构接收井,该段落盾构区间隧道结构范围内附件地层主要为⑧23粉土、⑧2粉砂、⑧25细砂、⑨2粉砂层,为第一承压含水层,粉土、粉砂层连续分布,局部厚度达12.5m,盾构到达施工时,盾构姿态控制难度较大,且易发生漏水、漏浆现象,严重会造成涌水涌砂,给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 (3)盾构穿越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土、粉砂地层是本工程的重点 建昌道站~思源道道站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⑥12粘土、⑥42粉质粘土、⑦2粉质粘土、⑧12粉质粘土、局部进入⑧13粉土承压含水层中。 建昌道站~金钟河大街站隧道主要穿越地层有⑥4粉质粘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