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贵溪6#机组烧瓦事故案例
由于调试不当造成的贵溪#6机组烧瓦事故案例 二○○八年五月十日 一、设备概况: 1.1 汽轮发电机简介 采用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单轴、双缸双排汽汽轮机,机组型号:N300-16.7/537/537-8。 1.2 润滑油系统简介 机组润滑系统由主油箱、主油泵、交直流油泵、两个注油器等;注油器吸入口距主油箱顶距离为1930mm,交、直流润滑油泵吸入口主油箱顶距离为1420mm,油泵吸入口高于注油器吸入口510mm。主油箱用隔板横向分成回油室和供油室,回油在回油室经过滤后由600×800mm的方孔流入供油室。 二、事故经过: 三、事故后果: 四、事故原因分析: 4.1 主油箱油位下降的原因:油质脏、油位计判断错误 主油箱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4.2主油箱油溢出原因:未及时清洗滤网 厂家规定当双层滤网油位差(玻璃管油位计与超声波油位计之差)超过100mm,应对滤网进行清洗;但调试人员对超声波油位计准确性产生怀疑,超声波油位计11月22日04:00起从1356mm就开始下降,到24日18:30降到715mm,在此期间调试人员未及时反映油位下降情况,未安排清洗滤网。 4.3油压低油泵连锁失效原因:交直流油泵联动后无油 因润滑油泵吸入口高于注油器的吸入口510mm,当油位降到注油器吸入口时,联动交直流油泵出现打空泵,无法向系统供油(上汽、哈汽设计与此相反)。说明东汽厂应改进,应保证在射油器工作失效情况下,交直流油泵能可靠供油,避免烧瓦事故的发生。 4.4 油箱油位低造成烧瓦直接原因:相关人员对设备不熟悉 相关人员对主油箱的内部结构不了解,仅以回油室油位计的显示作为供油室油位的参考依据,失去了处理的时机。 五、事故结论: 5.1 油系统杂质较多引起油滤网堵塞,是造成事故起始原因。(说明对安装、调试质量监督不到位,把关不严格) 5.2 超声波与玻璃管油位计零位定位不准,未现场调试,是造成事故重要原因。 (反映调试管理监督检查不够) 5.3 供油系统设计不合理,是造成事故重要原因。(说明调试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厂家图纸设计未介入审核) 5.4 参加调试人员对供油系统不了解,对就地油位计误导,未正确作出判断和处理,是造成事故主要原因。(反映调试方案、调试措施技术交底未开展) 5.5 调试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消缺不及时,未认真组织分析。 六、事故处理: 针对油系统进行了以下改进和完善工作: 在供油室加装2米指示长度的就地油位计。 对超声波油位计进行重新标定,保证显示油位的正确性,明确运行中正常油位,以及最低、最高运行油位报警值。 将油箱溢流管由原先接事故油池改至贮油箱,以便监视。 油系统全面清洗,油循环反复过滤,确保油质合格。 建议厂家对油系统设计作进一步完善。 改进修复后的图片 : 七、机组修复后运行情况介绍: 贵溪#6机组在进行修复工作后于05年12月30日点火启动,31日#6机组达到300MW负荷,机组各项技术指标正常、运行稳定。 以下是06年1月16日机组实时运行参数,可看到机组的振动、轴承金属温度情况良好。(但事故发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修复后在DCS中显示的运行情况图片。 * * 11月24日16:00,机组负荷150MW,润滑油压0.22MPa,就地玻璃管油位计1410mm,DCS超声波油位760mm。 18:30,运行人员发现主机油箱DCS油位下降到715mm,就地油位计降至1390mm,检查油系统未发现漏油。 21:30,就地油位计1360mm,DCS显示油位在520mm上下波动,#1瓦润滑油压0.11MPa稳定。 22:40,DCS上油位下降到430mm且波动,就地油位计1360mm,安排火电人员加油。 23:16,润滑油压降到0.18MPa,主油泵进/出口压力由0.2/2.0MPa降至0.16/1.84MPa,#1瓦润滑油压由0.11MPa下降到0.09MPa,DCS上油位为136mm,就地油位降到1330mm。 25日00:56:35,润滑油压突然降至低Ⅰ值报警,交流润滑油泵联动,油压无变化。 00:56:41,润滑油压低Ⅱ值报警,汽轮机跳闸,直流油泵联启,锅炉MFT动作,发变组与系统解列,润滑油压为0。惰走期间TSI上各轴承振动全部报警,机组声音异常,各轴瓦冒烟,#1轴承金属温度最高达316℃,推力工作瓦块金属温度最高达334.7℃,其它各轴承金属温度均异常升高,多个轴振、瓦振超量程,轴向位移跳机前为-0.27mm,跳机后为1.83mm,汽机破坏真空,汽机惰走7分钟。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