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NXPowerLite).pdf

长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NXPowerLite).pdf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河口海域是海洋中的高生产力区,往往又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和重要渔场 所在。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巨大径流带来的丰富营养盐使长江口附近海域 成为高生产力海区,口外海域历史上是著名的渔场。长江流域是经济的迅猛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长江口外海域富 营养化加剧,导致赤潮频发。环境的破坏加之过度捕捞等因素,长江口外海区的 生态严重失衡,海洋经济生物个体小型化、低值化现象严重。长江口外海区受复 杂底形(如水下河谷)、巨量径流、季风、陆架环流的影响,动力过程十分复杂。 研究长江口外海域的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对于长江n#l-海域的生态修复、环境 保护和赤潮防治,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现场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 nJl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着重分析了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和 关键物理过程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作用。 利用细胞体积转换生物量法,对2006年7月大面调查的浮游植物种类鉴定 和细胞丰度计数结果进行了叶绿素a浓度的计算,并分别给出了硅藻和甲藻类的 生物量。通过浮游植物细胞体积估算生物量是研究浮游植物现存量的一个可行的 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有助于在物种水平上开展海洋浮游生 态系统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长江DJI,海域夏季的浮游植物转换 生物量在冲淡水区最高,江苏外海居中,而近河口区和台湾暖流区最低。温盐、 水体稳定度和营养盐是影响长江n;,l-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2009年8月底至9月初的长江口外海区多学科综合观测结果也显示,长江 口外海的叶绿素a分布可分为四个特征区:高度层化的长江冲淡水扩展区,浊度 锋向海侧为表层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叶绿素a高值区下层存在DO浓度小于 2.00mg/L的低氧区;高度层化的台湾暖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低,相对高值 区位于次表层;表底层混合良好的江苏外海,叶绿素a浓度居中;近岸层化、低 叶绿素a的高浊度区。123.00E以西海域的叶绿素a高值区位于表层水中,即盐 度跃层上方,而123.00E以东海域的叶绿素a高值区位于次表层水,即温度跃层 上方。海水表层DO的分布取决于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表层以下水体的含氧量 则与水体层化程度密切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水体层化程度feEAP)与水体缺氧程 度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根据调查资料构建了一个夏末长江口外海域叶绿素a 分布态势形成机制图。 在分析观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海洋数值模式ECOM.si,耦合 太阳辐射强度、海表热通量和泥沙计算模块,考虑硅藻和甲藻两个浮游植物类群, 建立了一个N2P2ZD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模型经参数敏感性 测试,稳定性良好,通过长时间序列站点和大面调查资料验证,模式具有一定的 精度,可应用于长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的研究。 122.250E.124.00E范围内的海域为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的目标海 域。目标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主要受控于营养盐、周年变化的水温和光照条件, 同时受处在食物链上游的浮游动物摄食压力的控制。硅藻有春季和夏末两次较明 显的水华,甲藻仅有春季水华。水温控制水华年内首次发生的时间。7月后,受 水温过高的影响,甲藻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生物基础浓度无法达到发生赤潮的 量值。硅藻在5月至9月均保持较高的生物量,说明这段时间都是长江口外海域 硅藻赤潮可能发生的时间窗口。硅藻的生长更多地受光照和营养盐的限制,而甲 藻生物量更多受水温的限制。 目标海域的DIN浓度受长江径流高浓度DIN入海的影响较大,而来自长江 径流的P04.P浓度相对较低,因此长江径流的P04一P输入相对不是目标海域最。 主要的P04.P来源。目标海域的P04.P平均浓度更多受外海开边界的影响。开 边界的营养盐输入对目标海域的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来自台 湾海峡边界的P04.P输入。台湾海峡边界营养盐的输入较台湾以东边界重要, 且对硅藻的影响大于甲藻。 关键词:长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生长限制因子,关 键物理过程. . . Ⅱ ABSTRACT is the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