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较强因子干扰常使原有植物群落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种类组成变化 2.结构变化 3.生物生产力的变化 退化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物种组成常有很大变化。这种变化贯穿于群落演替的全过程。 受损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变化,导致能流与物流的改变。生物生产力下降。 5.生物之间生态关系的变化 4.土壤和小环境的变化 最本质和最深刻的变化是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之间生态关系的变动,包括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植物与植物以及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植被的变化影响是多方面的,而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就是对土壤和小环境的作用和改变。 四、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现状 我国退化生态系统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较大。 中国地处中纬度地区,南北跨纬度49度,东西跨经度62度,地形多样,气候复杂,从农业生产和资源的角度看,表现为东部适农西部宜牧,南方水丰北方干旱,山地平川农林互补。 中国各类资源的人均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1/3,森林资源为1/6,草地资源为1/3,耕地资源为1/3。我国是全世界人均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 生态系统类型 总面积/106hm2 退化面积/106hm2 比例/% 农田 140 28 20 草地 400 132 33 林地 165.2 31.2 25 荒漠 0.130 — — 淡水 0.743 0.245 32 废弃矿地 2 — — 1995年中国退化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其面积 五、中国脆弱生态系统 脆弱生态系统是指自身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抵抗能力低的生态系统。有三种内涵: 其一:脆弱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一旦被打乱,常发生不可逆变化而失去恢复的能力; 其二: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常常是深刻和全面的; 其三:生态系统退化后的恢复是比较困难的。 我国生态系统分布范围广、面积较大。据赵跃龙(1999)统计,我国脆弱生态系统的面积为194万km2,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5。 它们又可分为: 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区 北方半干旱一半湿润区 西北干旱脆弱区 华北平原区 南方丘陵区 西南石灰岩山地 北方半干旱一半湿润区(如黄土高原,其土壤风蚀沙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盐渍化、自然灾害频繁) 西北干旱脆弱区(如新疆等,干旱缺水、风沙化严重、土壤盐碱化、山地植被稀少、草原严重退化) 华北平原区(如河北,冬春干旱、盐碱内涝严重、风沙和自然灾害频繁) 南方丘陵区(如湖南等,水土流失较严重) 西南石灰岩山地(如泉州,土层薄、肥力低、保水性能差) 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区(如西藏等,极端的气候条件) 第三节 恢复生态学及其基本理论 一、恢复生态学 1.恢复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致力于研究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学科任务 第六章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 的干扰与生态恢复 第一节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 第二节 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成因 第三节 恢复生态学及其基本理论 第六章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 第一节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 一、干扰及其定义 1.干扰的定义 (1)“显著地改变系统正常格局的事件” Forman 和Godron(1986) (2)“一个对个体或个体群产生的不连续的、间断的斩杀、位移或损害” Sousa (1984) (3) “景观基本表现单元的突然变化,并通过种群反映的明显改变而表述出来”。 Bazzaz (4)“相对来说非连续的事件,它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改变资源、养分的有效性或者改变物理环境。” Pickett和White(1985) 从生态因子角度考虑,干扰的定义是: 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干扰的定义 2.干扰的特性及干扰体 干扰体 干扰的强度、作用频率、范围等特性在某一时间过程的总和被称为干扰体。 (1)干扰范围 指干扰体作用的空间范围的分布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