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应用研究 红外光区的划分 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红外光谱的常用术语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红外光谱仪。 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时间短,可以在1s内获得红外光谱,适合快速反应的研究。 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极限可达10-9~10-12g; 分辨率高,波数精度可达0.01cm-1; 光谱范围广,可研究整个红外区。 测定精度高,可达0.1%,而杂散光小于0.01%。 二 样品的制备 气体,液体或固体 要求样品中不含游离水 要求样品的浓度和测试层的厚度选择适当 FTIR在人体血液鉴别中的应用 ATR校准技术 校准技术 五 差谱分析技术 木器表面涂层分析 聚乙烯老化状态的分析 纤维的鉴定 翡翠的真假 煤氧化自然的FTIR-TG分析? 原料红外图谱对比 中药材的研究 四 镜面反射光谱 红外线直接辐照样品表面,采集样品表面反射的信息 光滑平整的固体表面样品分析 金属表面的薄膜,金属表面处理膜;食品包装材料以及各种涂层材料等 由于在不同波长下的折射系数不同,在强吸收谱带范围内会产生类似导数谱的特征吸收,可以通过K-K(Kramers-Kronig)变换,获得正常的发射光谱 Sample Detector K-K校准 六 显微红外分析技术 可以进行微区分析10*10微米 可以进行价键的Map分布分析 适合于微小材料分析 聚丙烯/聚尼龙6 表面组成分析 聚合物复合材料相容性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成像研究 食品中异物的分析 图 天然翡翠与B货翡翠的红外光谱图 I 天然翡翠 II B货翡翠 ------=ex 真猴票的红外光谱图 假猴票的红外光谱图 注意:须在邮票的同一位置测定才可比较 。在鉴别中找不到新票时可以用信销票代替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脱去信销票的背胶、水洗对邮票的红外光谱变化影响不大,但注意不要测定邮戳油墨部位 邮票的鉴定 以庚申年猴票为例: 左边是焦藕,右边是马铃薯 天麻正品 a.野生冬天麻 b.赝品——马铃薯 天麻的鉴别研究 * * 主讲人 邹其超 第一节 概述 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运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的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从而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 红外光谱的定义 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转光谱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 分子振动,伴随转动 4000-400 2.5-25 基本振动区 中红外区 分子转动 400-10 25-300 分子转动区 远红外区 泛频区 OH、NH、CH键的倍频吸收 13158-4000 0.75-2.5 近红外区 能级跃迁类型 波数(cm-1) 波长(μm) 区域名称 透过率: T% = I/Io x 100% 吸光度: A = log1/T = logI/Io E = hn = hc/l 仲丁基苯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图: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 横坐标为波长λ(?m )和波数1/λ 单位:cm-1 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峰强来描述。 基频峰: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 泛频峰:包括倍频峰和组频峰(分为合频峰和差频峰); 特征区:4000~1330cm-1(2.5~7.5mm)之间的高频区; 指纹区:1330~400cm-1(7.5~25mm)之间的低频区; 特征峰:特征区中能用于鉴定原子基团的吸收峰; 相关峰:与特征峰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可以佐证的吸收峰; 费米共振:泛频峰接近基频峰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为比原 频率高和低的两个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得到增幅; 振动耦合:分子中邻近的两个基团由于振动基频相同或接近, 发生相互作用,在正常基频附近形成两个吸收峰,一个 比正常频率高,一个比正常频率低。 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示意图 1 诱导效应 2 共轭效应 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3 空间效应 4 环张力效应 5 氢键效应 一 工作原理图 I S d | 0 + _ + + | 0 | 0 _ _ d d u Intensity Intensity Intensity Intensity Intensity Intensity (cm) (cm) (cm) 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