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99万毕业生遇上“最难就业季”好工作实在难觅
还有两个月,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就业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有人称这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
就云南来说,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将突破14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多人,增幅近11%。昆明市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约4000人,今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超过2.4万人。也许有人想要追问,严峻形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破解尴尬局面的根本之道又有哪些?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求职难:
“好工作”实在难觅
身着黑色套装,手持个人简历,脚踩中跟皮鞋,寻寻觅觅挤进人群,排队,面试,被告知回去等通知,再寻寻觅觅,再面试,再被拒绝……很多毕业生都有着和钟巧类似的遭遇,这位原本对就业充满信心的本科泰语专业毕业生一次次遭到打击,现在的她喜欢说自己“凄凄惨惨戚戚”。
5个月前,钟巧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负责电话销售保险,但只做了一个多月就辞职了。后来,钟巧想出国,想进外企、国企、跨国公司,但现在,她觉得这些美好的愿望“离现实好遥远”,慢慢地,她稍微放低了要求,“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的工作,民营、私企都可以,薪水至少有3000元,五险一金齐全,还要有发展空间。”钟巧也不断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定立场,一定要找到最满意最合适的工作之后再跳槽,不然又会成为下一个跳蚤了。”说完,转身融入茫茫的“求职大军”中。
眼看就要毕业,求职大事仍未解决,云南民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小刘也很焦虑。“但是,总希望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我室友签约的工作月薪3500元,我各方面能力也不比他差,总之也要找个差不多的,薪水不能太低,工作不能太累。”小刘将自己的求职目标定在大型国企或者知名外企,招聘会上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小刘并不愿意投简历。
从钟巧和小刘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在很多求职者眼里,“好工作”的标准是自己满意、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有发展空间等等,而真正满足这些条件的“好工作”实在难觅。
招聘难:
三个月只招到一个人
“同学,找工作吗?到我们这里看看……”近日,在云南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上,某私营企业负责招聘的王经理坐不住了,为了吸引更多求职者的目光,他直接站在展台外发放招聘传单,主动上前询问求职者的意向,而像王经理这样“求贤若渴”的招聘者,整个会场里并不在少数。
让王经理失望的是,得到的答复往往是求职者的一脸茫然,大家不是摇摇头,就是说“再看看”。“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工作地点就在昆明,不会到偏远地区,招聘的门槛也不算高,但还是很难招到人。”王先生感慨,“我知道,他们要么嫌工资低,要么嫌公司规模小,或者觉得没有发展前途。”
按理说,僧多粥少,招聘单位应该处于有利地位,但不少企业还是“吃不饱”。就拿王经理所在公司来说,今年计划招聘包括中医理疗师健康代表、财务人员、接待等30名新员工,春节过后,眼看招聘目标迟迟达不到,王经理只得放下手头工作亲自上阵,每场招聘会都不落下,3个月过去了,只招到一个人。除了专场招聘会,王经理还在西部工作网、贤士榜、前程无忧等媒体投放招聘广告,广告费花了不少,却不见有效果。
小公司“喊渴”,大公司也说“喝不够”。培训讲师月薪4000至6000元、渠道经理月薪5000至8000元、营销精英月薪5000至10000元……某知名网络公司云南贵州指定营销中心开出了一份颇具吸引力的高薪工作,但仍然只招到计划招聘人数的三分之一。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直言:“虽然填写资料的人不少,但感觉很满意的没有几个。像管理、培训这些岗位,工作经验很重要,而应聘者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在哪里?
招聘单位:
技能有时比学历重要
“本公司诚招广告文案一名,要求熟练使用多个办公软件,大专学历及以上。”招聘者赵先生几乎每年都要为其所在的文化传播公司招聘新员工,他认为专科生更适合这个岗位。“相较于同专业的本科生,高职生的动手能力更强,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有的专科生来自各州市或农村,踏实肯干,尽管交际能力欠缺,但可后天弥补。”
许多招聘者传达出这样一种讯息:学历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技能,“本科生的眼高手低很大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张丽来是重庆工商学院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从2月份开始,她就穿梭于各大人才招聘市场以及在各大高校举行的招聘会,但始终没有觅得一个合适岗位。她说:“很多岗位都是招大专生的,我一个本科生去那种岗位不划算,再说那种招大专生的企业规模也太小了。”
看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去年全省有高校毕业生12.7万余人,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为85.1%,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6个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Y 01039.1-2019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电子版下载8篇.docx VIP
- 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pdf VIP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的家人课件.pptx VIP
- SH_T 3046-2024《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pdf VIP
- 水运工程测量定额JTS-T 273-2024.docx
- 2025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附件1:公路桥梁护栏施工作业台车计算书.docx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