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ppt
第12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主要内容 12.1 概述 12.2 施加预应力的基本方法 12.3 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和机具 12.4 张拉控制应力 12.5 预应力损失 12.6 预应力 轴心受拉构件各个阶段的应力分析 12.7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12.8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 12.9 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 12.10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和锚固区的局部承压 12.1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受拉区的应力状态,可以将预应力混凝土分为: 加筋混凝土的分类 根据预应力度的不同,将加筋混凝土分为: 思考题:12-1,12-2,12-12,12-13 全预应力混凝土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度λ 受弯构件 轴心受拉构件 当 ,为全预应力混凝土 当 ,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当 ,为钢筋混凝土 12.6 预应力 轴心受拉构件各个阶段的 应力分析 12.6.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杆各阶 段应力状态 ? 放松预应力筋之前: ?pc = 0 ?p = ?con –?lI ?s = 0 ? 放松预应力筋之后: ?pI = ?con – ?lI –?E?pcI ?sI = αE? ?pcI 截面平衡条件: ?pI ? Ap = ?pcI ? Ac+ ?sI ? As (?con–?lI –?E ?pcI ) Ap = ?pcI ? Ac + ?sI ? As 式中:A0 = Ac +?E ·As + ?E ·Ap 换算截面面积。 扣除孔道,钢筋等后的截面面积的混凝土截面面积。 ? 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 非预应力筋:?sII=?E?pcI+ ? l5 预应力筋: ?pII=?con – ?l – ?E?pcII 砼的有效预压应力,用于抗裂性验算 ?pcI、?pcII 可分别将Np =(?con – ?l)Ap看作外力除以构件的核算截面面积。 ? 考虑非预应力筋对预应力的影响: 非预应力筋阻止徐变,使混凝土产生拉应力,使?pcII降低: ?sII= ?E?pcII + ?l5 使用阶段:受力过程的三个特征点: N ? Np0(?c =0) ?Np,cr(?c =ftk) ? Nu(fpy) ? 加载至砼应力为零: ?c= 0 ?s= ?l5 ?p= ?p0 = ?con – ?l N0=?p0Ap – ?sAs=(?con – ?l)Ap – ?l5As=?pcII·A0 式中 Np0 ––– 消压轴力,抵消截面上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所需的轴向力。 ? 加载至构件截面即将开裂: ?c= ftk ?s= ?E ftk – ?l5 ?p= ?con – ?l + ?E ftk 截面平衡:Np,cr=ftk·Ac + ?sAs + ?p Ap 式中 Np,cr ––– 预应力轴拉构件即将开裂所能承受的轴向力。 Np,cr= (ftk + ?pcII)A0 (预应力存在可以提高抗裂度) ? 加载至构件破坏: ?c= 0 ?s= fy ?p= fpy 所以:Nu=fpyAp + fyAs (应力的存在不能提高正截面承截力) Nu ––– 极限承截力。 12.6.2 后张法预应力轴心拉杆个阶段应力的状态 ? 预应力钢筋锚固后:(完成?lI) ?c= ?pcI ?p= ?con – ?lI 截面平衡: ?p Ap = ?c·Ac + ?s · As 试中 An ––– 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An = Ac + ?E·As ? 完成第二批损失后: ?c= ?pcII ?p= ?con – ?l 截面平衡: ?p Ap = ?cAc + ?s · As ? 消压 (加载到混凝土应力为零) ?c= 0 ?p= ?con – ?l + ?E?pcII 截面平衡: N0 = ?pAp – As?s = ?pcII·A0 ? 构件即将开裂 ?p= ?con – ?l + ?E?pcII + ?Eftk ?c= ftk 截面平衡: Np,cr = ?pAp + As?s + Ac·ftk = (?pcII + ftk)A0 ? 构件加载达到极限承载力: ?c= 0 ?p= fpy Nu = fpy·Ap + fy ·As 作业:比较先、后张法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及公式的表达。 12.7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12.7.1 使用阶段强度计算 r0N ? Nu = fyAs + fpy ·Ap r0 ––– 结构重要性系数; N ––– 轴力设计值 式中,主要用来求Ap和As,一般按构造设As求Ap。 12.7.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