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与血培养-李粤平.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流感染及血培养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ICU 李粤平 我院血培养情况 我院血培养菌株 血培养与血流感染 血培养中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90%以上属于血流感染。 血培养中棒状杆菌属细菌、痤疮丙酸杆菌、除炭疽杆菌外的革兰阳性杆菌,不足5%属于血流感染。 血培养中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属细菌、CNS阳性中分别有70%、38%和12~26%被诊断为血流感染。 血培养的意义必须结合临床! CRBSI的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血、导管留置部位、IVCJ尖是同一菌 Sepsis、对抗菌药无反应、拔管即好了 有不同的定量培养数(静脉血:导管血=1:?10) 有不同的阳性报警时间 ( ?2h ) 感染诊断方法:第1种方法适于希望保留导管的病人;第2种方法适于已决定要拔出导管的病人。 方法和操作步骤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诊断方法之一 至少2套血培养 经外周静脉穿刺 采血?1套 从导管中心或静脉留置口隔膜采血1套 二者的采血时间应该接近(建议 ? 5分钟) 方法和操作步骤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诊断方法2 短期外周导管的方法 用静脉采血法采集2套外周血作血培养, 用Maki半定量培养法对导管尖片段进行培养(即查导管表面的定植菌引起的感染) 方法和操作步骤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诊断方法2 结果解释: *导管尖片段MAKI法 方法和操作步骤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现有诊断方法 1997年文献确认导管尖片断的定量培养是最准确的。 但需要拔管或更换导管,并需同时采静脉血做血培养。 已经证实当评估一次新的发热、需作血培养时,大约75%-85%的导管是不需要拔掉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拔掉中心静脉导管,允许在不拔管的条件下尝试其他诊断方法。 拔掉一个经外科手术植入的导管,也是对操作管理的一个挑战。 最重要的是区别是CRBSI?是皮肤污染?是导管本身的定植菌?还是导管外的其他污染源所致。 CRBSI的现状 美国每年,中心静脉导管可能引发大约8万例CRBSI,这会导致2万8千位ICU患者死亡1,2 治疗CRBSI的患者平均费用为$45,000,每年总计花费为$23亿 据NNIS的数据定期报告显示:ICU的各种类型CRBSI发生率中位数为1.8-5.2/1000导管日3,4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下八类CMS将不再支付给医院相关费用:手术留下异物、空气栓塞、配血不合、插管相关尿路感染、褥疮、血管插管相关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 1. Mermel LA.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Ann Intern Med 2000;132:391-402. [Erratum, Ann Intern Med 2000;133:5.] 2. Burke JP. Infection control — a prob-lem for patient safety. N Engl J Med 2003;348:651-6. 3.O’Grady NP, Alexander M, Dellinger EP,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MMWR Recomm Rep 2002;51(RR-10): 1-29. 4.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System.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NIS) System re-port, data summary from January 1992 through June 2004, issued October 2004.Am J Infect Control 2004;32:470-85 2009- 2010 年上海市65所医院ICU导管相关性感染 目标性监测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国外报道引起CRBSI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 在我国最常见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和真菌。 CRBSI的常见病原菌 CRBSI发病机制 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段至导 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另一感染灶的微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