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主要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地理分布精品.pptVIP

第二章世界主要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地理分布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世界主要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地理分布精品.ppt

2,世界铁矿石的供应前景 在利润大增的刺激下,各国铁矿投资热潮空前,铁矿建设如火如荼。全球铁矿石供应紧张的状况可得到有效缓解。 09年世界干散货船进入交货高峰,加上各国对粮食出口的限制,降低了大宗原料对干散货船的运力需求,特别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海运业骤然降温。 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 主要供需双方以“交叉捉对”方式展开谈判,在谈判中任何一对谈判对手率先达成协议,其他各方均须无条件接受此结果。 2003年,宝钢与日本组成亚太军团,达成上涨18.6%的协议。 2004年,宝钢首都参与谈判,被动接受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的上涨71.5%的协议。 2006年,巴西淡水河谷与德国蒂森克虏伯达成涨幅19%协议。 2007年,中国达到首发定价权,同比上涨9.5% 国际煤炭贸易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煤炭对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在高油价时代,人们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便捷的替代品便是煤炭。 一,世界煤炭储量和煤炭贸易规模 1,世界煤炭储量 洲际分布:各州都有煤炭资源,北半球最为丰富,占全球地质储量的92%。(亚洲57%,北美29%),南半球的澳洲占6%。 表2.1 煤炭储量的国别分布及储产比 总储量比(%) 硬煤储量比(%) 储产比(年) 美国 28.6 26.1 234 俄罗斯 18.5 11.4 500 中国 13.5 14.4 45 澳大利亚 9.0 8.6 194 印度 6.7 12.1 118 南非 5.7 11.1 178 2,世界煤炭贸易规模 煤炭贸易格局:大多数产煤国的煤炭产品以内销为主,世界煤炭贸易主要集中于亚太和欧洲两大煤炭市场,形成“东进西出,南进北出”的格局。国际贸易的对象主要是热值较高的硬煤。 煤炭贸易规模:70年代以后OPEC对石油的涨价及限产,促进了煤炭贸易量的增长,07年突破9亿吨大关。 煤炭贸易大多是依靠海运完成的。分成了太平洋板块和大西洋两个板块。 二,世界煤炭的主要进口国和输出国 1,世界煤炭主要出口国 二战初期,美国独占国际煤炭市场的80% 越南煤炭出口迅增,90%以上销往中国。 澳连续十多年第一,主销亚太。 中国最大的焦煤出口商,动力煤的净进口国。 俄罗斯,南非储量丰富,但受地理限制。 表2.2 世界硬煤主要出口国出口量比 澳大利亚 印尼 俄罗斯 哥伦比亚 南非 中国 美国 07年占比 26.6 22.0 10.9 7.3 7.3 5.9 5.8 2,世界主要煤炭进口国和地区 东亚和西欧式世界煤炭的主要进口地,世界煤炭前十大进口国和地区中除美国外基本都位于这两个地区。相对于集中的出口市场相比,进口市场相对分散。 表2.3 2007世界主要煤炭进口国和地区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印度 英国 中国 德国 美国 进口量 182 88 69 54 50 48 46 36 占比% 20.4 9.9 7.7 6.1 5.6 5.4 5.2 4.0 日本是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国内资源匮乏,加之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其进口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韩国与台湾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辅以发达的钢铁产业及微笑的资源储量,使得煤炭需求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 美国第七大进口国,也是第四大出口国。进口煤以动力煤为主,来源地是哥伦比亚。 中国2003年煤炭出口达到顶峰,进口则迅速上升。 西欧国家的需求相对稳定,东亚国家的进口量不断升高。 国际石油贸易 一,世界石油主产国 从原有的分布上看,约3/4的石油资源和生产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北非油田带集中了世界51.3%的石油储量;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田则占石油资源与产出的24%。 表2.4 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 排名 国家 2007产量 占总量比% 1 沙特阿拉伯 493.1 12.6 2 俄罗斯 491.1 12.6 3 美国 311.5 8.0 4 伊朗 212.1 5.4 5 中国 186.7 4.8 6 墨西哥 173 4.4 7 加拿大 158.9 3.6 8 阿联酋 135.9 3.5 9 委内瑞拉 133.9 3.4 10 科威特 129.6 3.3 二,国际石油贸易规模 目前石油的主要消费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集中于中东,西非,俄罗斯等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1,国际石油贸易格局 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石油需求呈升势,2000年突破20亿吨大关后一直稳定增长。 表2.5 2002-2007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地的变迁 北美洲% 西欧% 亚太% 2002 27.8 29.7 32.9 2003 26.2 29.2 34.5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