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翡翠山湖小学2014年春季期中考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5分) 一、拼出水平。(5分) nuó yí zhēng róng duàn liàn fěi cuì chōu yē ( )( ) ( )( )( ) 二、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肩胛(jiǎ) 瘙痒(sāo) 爱憎(zang) 徘徊(huí) ....B、蜜饯(jiàn) 招徕(lái) 夯筑(hāng) 偏僻(pì) ....C、贮藏(zhù) 豁达(hu?) 围歼(qiān) 追悼(dào) ....D、摩平(mā) 别墅(shù) 逮住(dǎi) 梗概(gěn) ....三、火眼金睛。(共6分) 1、“虚”在字典中,先查部首( ),再查( )画。它的解释有:a、空虚(跟 “实”相对);b、徒然,白白地 ;c、空着 ;d、虚假,不真实; e、虚心 ,理解下列“虚”字的不同意思,并选择序号填空。 虚度年华( ) 座无虚席( ) 弹无虚发( ) 虚张声势( )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 _”,在后面括号中改正过来。 莫名奇妙( ) 坐无虚席( ) 捕天盖地( ) 语重心常( ) 养尊处忧 ( ) 安然无羔( ) 四、用“沉”字组词,再选词填空。(4分) 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 )。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面前( )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 )进行无声地反抗。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害,人们万分( )。 五、按要求变句子(4分) 1、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打X。(5分) 1、“H I K J L M N ”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排列的。( ) 2、“绝口不提”和“身怀绝技”中的“绝”意思一样。 ( ) 3、“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漫”是“随意、随便”的意思。 ( )   4、《游山西村》和《示儿》都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 ( )   5、《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对自己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的伟   1   大精神和高贵品质。 ( )   七、积累运用。(5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_________,或轻于__________。   2、明日复明日,________________。我生待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门万户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会想起这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迎接春节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4分)   你的理想是什么?简单地说说,为了理想,你要怎样奋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要善问   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   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学问学问,学要肯问。   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习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问己,后问人。   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的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 找出   2. “问”有什么好处?“问”要注意哪三个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什么叫“善问”?“善问”德要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3分)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