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发展和建构的结构逻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Classified Index: TU119 .1 U.D.C: 72.01.011 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THE STRUCTURAL LOGIC OF ARCHITECTURAL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ECTONIC Candidate: Wei Dake Supervisor: Prof. Liu Dem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ory Affiliation : School of Architecture Date of Defence : Mar., 2009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摘 要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界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但在发展背后 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本体与表现的分离是问题共 同的作用特征,也是当前建筑创作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有必要从 本体研究入手,探寻让表现与本体相契合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创作方法途径。物 质性是建筑本体的第一属性,建筑的一切意义都需要由物化的建筑形态来承 载。结构是实现物化建筑形态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符合建筑本体要求的内在 规律,并且还可以上升为建筑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这表明,基于结构因素的 建筑形态创作可以成为实现建筑本体与表现相契合的一种途径,而其中的关键 则在于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如何在方案设计阶段运用体现结构逻辑的设计方 法,以结构的逻辑来产生建筑形态的形式逻辑。因此,针对建筑形态发展与建 构的结构逻辑进行研究,作为一个符合现实要求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新时期 国内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 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发展辨析和建构创作。 发展辨析部分作为从结构角度出发的建筑本体认识论探究,主要按照历史 研究的方法展开。通过对原始建筑的形态特征进行辨析,明确在建筑的产生和 早期发展中,建筑与结构是难分彼此的;通过对中国和西方古代经典建筑进行 辨析,明确这些伟大的建筑艺术形式与相应结构方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对革命 性的现代建筑进行辨析,明确以新材料、新结构为代表的新技术,以及受其影 响出现的新型设计思想对现代建筑革命产生的决定性推动作用;以当代大跨度 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发展为对象,强化说明结构因素对当代建筑形态发展作出的 突出贡献。最后,总结了结构在建筑形态发展中的作用,即建筑形态的结构本 质、建筑形态发展的结构决定作用、建筑艺术表现的结构载体作用。 建构创作部分作为从结构角度出发的建筑创作方法论探究,主要按照系统 研究的方法展开。通过建立建筑形态的逻辑架构,建立起体现结构逻辑又符合 系统化要求的结构建构方法模式,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其深化和具体化。首 先,论述建筑形态建构的结构作用机制。在结构应用层面,结构作用机制体现 为建筑形态与建筑结构的关系,以此说明结构建构方法模式的适用范围;在专 业合作层面,结构作用机制体现为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合作关系,以此表明 运用结构建构方法模式对专业合作方式的要求;在设计操作层面,结构作用机 制代表着结构因素在建筑创作中的最初介入方式,以此找出符合结构规则的形 式操作起点。之后,论述建筑形态建构的结构整合方式。为满足建筑设计的系 - 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统化要求,结构因素需要与相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